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抬步走路非常重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里的跬就是鞋字的来源,把革与圭放在一起就是鞋,由此可见鞋原本就是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说到足,就牵扯到穿鞋的问题,于是便有了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的至理名言。这里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朴素的哲理,也是指导我们前行的科学的思维逻辑。

这就带来今天我们的话题,为什么古代的文人喜欢投河而去?为什么他们在投河之前要把自己的鞋子脱在岸边?难道这冥冥之间有什么玄机?

鞋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鞋子的历史渊源,早在五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就已经发现鞋子,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鞋是用兽皮做的,完美回归了鞋的原本初衷,而且这个时候的鞋不分左右,又称之为直鞋。

说文解字对于鞋的历史沿革说得很清楚,左边是革,说明是野兽的皮做成的,右边是圭,是当时的一种计时器,后转指中原,这个词条的原本意思就是中原人穿着皮革制品走路。

再从革字来说,是个变形的草字头,这就说明先民原先是用草来编制鞋子的,以草为丝,以革为履,说明鞋子一开始就有了它的阶级性。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履与履开始合二为一,成为鞋的代名词。再往后履逐渐被鞋字来替代,一直沿袭到今天。

在远古时代,人们已经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双脚。尤其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猎人已经学会用兽皮来做鞋子,这就是原始人的兽皮鞋。

后来人们把这种做鞋的工艺扩大到民间,因为兽皮较少,于是便选择把树皮剥下来做成鞋子,后来又学会用草来编制鞋子,这就是草鞋,也是以草为屦说法的来由。

进入商代以后,鞋子的制作有了明显的改进,在贵族阶层,已经有了用丝绸来做鞋子,这个时候的鞋子有两种叫法,一个叫拖,另一种叫屦。

它的鞋底是双层的,因而对脚的保护更加有力,穿起来也更加舒服,显而易见是贵族的专属。它的鞋底是单层的,做工简单又省工省力,是一般老百姓常用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鞋的种类也开始五彩缤纷起来,比如魏晋时期的木屐,汉代时期的翘头履,满清女人穿的花盆底鞋子等。

鞋子的式样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关于鞋文化也开始彰显出来,比如郑人买履的成语的出现,此外的就是借衣不借鞋的民间絮语,也就是可以给人借衣裳穿,但不会借给人鞋子穿。

对于这个说法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一种说法是因为,衣服借给人穿算是给人帮忙解困,而鞋子的鞋与邪同音,把所谓的邪气借给别人,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其实借衣不借鞋还有更层次的考量,这是因为与衣服的贵重不一样,鞋子在古代是很容易获得的物件,制作也很简单,随地在草丛里抓几把草,按照自己的脚的大小编制起来就完事。

在人们看来,如果连编制草鞋都不会的话,这样的人懒惰程度也就可想而知,而对于这样不思进取的人,其实不帮也罢。

在深入一步想想,每个人的鞋是按照自己脚的大小来制作的,这个时候借别人的鞋子来穿,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古代,鞋子是不能通用的,不像现在只要码数一样就可以。

鞋子是污垢和污秽的化身

回到话题,在古代,人们投河自尽比较常见,尤其是文人骚客似乎对投河自尽情有独钟。比如一些著名的诗人都喜欢玩一把这样的时髦游戏,这里面不乏很多当时的明星大腕。

比如著名的诗人屈原,这位就是因为对朝廷的失望,满怀着悲愤的心情投汨罗江而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给鱼儿喂粽子,为的就是保护屈原的尸体。

叫人诧异的是,屈原抱石投江,居然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端端正正摆放在岸边,然后从容投江,这个画面一直困扰着人们,百思不解。

为什么屈原投江而去却没有忘记把自己的鞋子留下来?这个问题有着多种版本的诠释,甚至成为史学界的一个悬念。

其实不光是屈原,很多的文人骚客在想不通的时候也喜欢投江投河而去,而且他们都有个习惯,这就是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摆放在岸边,然后从容而去。

那么投水脱鞋这个画面到底是为了什么?一般来说有几种解释,都与人们对于鞋子的认知有关,甚至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

第一,在古人认为鞋子一直是被人们踩在脚下,自然集聚了人的污浊之气。自己原本就是为了证明清白而投水,这样再把这鞋子的污垢待在自己的身边,显然有点事与愿违。

一直以来,人们追求的是清清白白走,这个意境其实就是文人喜欢投水而亡的初衷。这种执念在一般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然而正是因为文人的自恃清高,赖活着是他们怎么都不可以接受的,因此上与大地江河魂为一体,是他们的最高境界和追求,这样的话鞋子是万万不可以带来身边的。

其实再深入想想,投湖自尽脱掉鞋子是一种仪式和宣誓,脱掉鞋子摆放整齐然后投水,就是告诉人们,他们不是一时失足落水而亡,而是有意为之,这就免得为生人平添麻烦。

不仅如此,在古代人们最忌讳横死,也就是意外身亡,对于家人来说是一种晦气,非常忌惮。这样的人死后不能入老坟园,也就是不能归族,这对于文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而把自己的鞋子脱掉放在岸边,就是一种明志。一方面说明自己是有意为之,再一个就是证明自己的清白,不管是处于什么原因,脱掉鞋子都是他们不二的选择。

结语

今天我们通过文人投水事先被自己的鞋子脱掉放在岸边这个现象,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们自恃清高的执拗的文人的倔强,更能够从这些细微的小节看出文人骚客博大的襟怀。

虽然投水鸣志在今天看来有点文人范,不值得推崇,然而他们为此彰显的一种精神,值得赞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