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亲自率军征讨控制汉中近三十年的张鲁。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张鲁自然是无法抵挡,很快就被击败,并最终向曹操投降。 根据《华阳国志》记载,在张鲁投降前,功曹阎圃曾经对他说“要成大事,应该依附曹操;要不就归附刘备。”此时刘备也派出黄权带兵去接应张鲁。不过张鲁回答“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还是选择了投降曹操。 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赞以大事,宜附讬;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鲁勃然曰:“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遂委质魏武。

说起来张鲁不肯依附刘备,倒不是像现在网上有些人想的那样,他和刘备有什么私人恩怨。 当初刘备虽然是刘璋请到益州对付张鲁的,但是刘备的真实目标是益州,到葭萌关以后就止步不前,转而结交益州士人,到和刘璋翻脸为止,没和张鲁打过一仗。 而一度投奔张鲁的马超改投刘备,也是因为张鲁部将杨白等人想加害于他,才不得不逃离,不是刘备来挖的墙角。张鲁不会因此记恨刘备。 而刘备在当时的军阀中名声也算好的,对于来投奔的人都不错,张鲁也不会看不起他。

张鲁投降曹操,其实是早有打算,而且当时的形势也让他下定了决心。 在东汉末年割据地方的群雄之中,张鲁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不仅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也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张鲁割据汉中时,在汉中采取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以五斗米道的教法统治地方,还积极传教,将汉中居民大多发展成了教徒。 张鲁所占地盘只有汉中一隅。虽然东汉末年关西地区战乱不止,不少关西居民为了躲避战乱逃到比较安定的汉中,使得汉中的人口大为增加。但是总体来说,张鲁的实力非常有限,不要说曹操这种大势力,就是当初割据益州的刘璋,他也只有防守的份。因此张鲁一直没有什么争夺天下的雄心,没有对外扩张过,满足于现有的权势和富贵。

可是另一方面来说,张鲁作为五斗米道的天师,想发展五斗米道的话就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张鲁其实早就有心投靠某个大势力,这样不仅可以安享富贵,也能更好地传播五斗米道。 而此时曹操占据了北方,控制的地盘最大,人口最多,而且献帝也在他的手中,有着大义的名分,显然是最合适的投靠对象。 所以曹操刚刚兵进阳平关的时候,张鲁就有意投降,只是他的弟弟张卫等人不甘心,都想打一下,张鲁才勉强同意他们带兵前去。

张卫兵败阳平关之后,张鲁又想着投降,这次是阎圃劝他刚刚打败就投降,难免曹操会有所轻视,不会被重用,不妨退到巴中据守,等曹操招降,这样就能抬高身价。张鲁这才没有马上投降,改去了巴中。不过张鲁还是下令将仓库全部封存,完好地留给曹操,示以好意。 从张鲁这一系列举动来看,他投降曹操的决心其实很大。阎圃在巴中向他提出两个选择时,张鲁本来就不怎么会考虑刘备。

更何况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曹操夺取汉中以后,随时可以兵进益州。而刘备刚刚夺取了益州不久,人心还不稳固,怎么看都难以守住。 事实上得知曹操夺取汉中以后,益州民众人心惶惶,一日三惊,刘晔也劝曹操乘胜进军,只是曹操此时年纪大了,做事有些保守,没有采纳,才给了刘备喘息之机。不过这不是张鲁能预料到的,按照张鲁投降前的情况看,刘备的未来怎么都不乐观,当然他不可能跑去依附刘备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张鲁如果身体好的话,也许还会考虑一下借助刘备来继续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但是他在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也就是归降曹操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很可能曹操攻打汉中时,张鲁的身体已经不大行了,自然也不愿意继续折腾。

当然,从最后曹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食邑一万户,五个儿子也全部封为列侯,又让自己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五斗米道也得以在北方快速发展来看,张鲁这个决定还是很明智的,毕竟刘备很难开出这么高的价码来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