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SU7 Ultra因“圈速考核解锁马力”新规再上热搜。小米官方回应称,新增“排位模式”需车主在指定赛道达标后方可解锁1548匹全马力,旨在甄别驾驶能力、降低公共风险。此举获部分用户支持,认为“马路非赛道,安全应优先”,但亦有车主质疑“付费性能遭阉割”,直指车企未充分征询用户意见。
深夜OTA更新引争议:
“赛道考级”成马力钥匙

小米SU7 Ultra“圈速考核解锁马力”新规
小米 SU7 Ultra 此次更新的 Xiaomi HyperOS 系统中,新增的“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引发广泛讨论。根据更新日志,车主需在官方指定赛道完成计时圈速,且成绩优于标准线,才能解锁1548匹马力。此前,用户只需通过《驾驶安全注意事项》测试即可开启全部性能模式。

小米SU7 Ultra显示“未解锁排位模式”提示
“刚提车一个月,马力就被‘砍’了?”5月1日凌晨,郑州高新区的小米SU7 Ultra车主王先生在社交平台晒出系统更新截图,一条新增的“排位模式圈速考核”提示引发热议。根据更新说明,车主需在指定赛道完成官方圈速考核,才能解锁1548匹最大马力。这一政策迅速在河南车友圈炸开了锅。
“这就像买了台顶配电脑,结果显卡性能要考试才能用。”洛阳车主李先生直言不满。而新乡的资深赛车爱好者赵女士则力挺:“1500匹不是玩具,赛道才是它的归宿。”
更有极客车主算起经济账:郑州周边仅有中原国际赛车场符合考核条件,单次赛道日费用约2000元,“为解锁马力额外花上万,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小米SU7 Ultra竞速套装
记者了解到,郑州国际赛车场的赛道日活动分为开放日、品牌活动日和私人包场三种形式。根据场地运营方透露,开放日费用约为1500-2000元/车/天,包含赛道使用权、基础安全培训和车辆保险。新手车主可选择1对1驾驶培训,费用约3000元/小时,包含赛车执照考取。

小米给出的成绩标准
记者发现,小米给出的成绩标准中,浙赛1:46内,天马1:12内,易车金港1:10内,职业车手马磊表示,对于有赛道经验的车手来说难度不高,但对于菜鸟来说确实需要勤学苦练一阵子才能达到,“这些要求难度不是很大,只要你懂弯道前要刹车就能过。”
小米汽车客服向记者解释,新规旨在甄别驾驶能力,“日常900匹已够用,赛道模式需要专业认知”。车机版本更新到1.7.0版本后才出现了这样的设定。记者问如果车主不更新到最新版本,是不是没有这样的条件设定?客服人员表示,建议车主最好升级一下,小米汽车肯定是不会对车辆状态和驾驶人做任何限制的,但此次升级也是为了车主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着想。
此前,该车3月上市时仅需通过安全测试即可解锁全马力,但多起车主飙车失控事件频登热搜,倒逼政策收紧。
不买的人支持想买的人反对
车主看法不一
河南是小米的重要市场,但记者走访郑州多家小米门店发现,部分消费者对马力限制政策持观望态度。

小米SU7 Ultra智驾学堂
“我家孩子开个车去跑赛道,这要是不小心撞了,那可不得心疼死啊,这马力限制一下挺好,安全第一嘛。”开封的王女士对小米SU7 Ultra限制最大马力这一做法表示认可。
“我大老远去跑赛道,还得达到他们规定圈速才能解锁马力,这不明摆着为难人嘛,感觉就像花了冤枉钱一样。”郑州的李先生却对这一规定很不满,认为小米没征询车主意见就强制执行,限制了驾驶乐趣。

小米SU7 Ultra赛道工具
在洛阳做汽车销售的张先生认为:“小米这一规定从安全角度看是对的,毕竟这么高马力的车,技术不过关确实容易出事。但从客户体验角度讲,花高价买了车却不能尽情享受,肯定会有意见,厂家在实施前应该多和车主沟通调研一下。” 经常参加赛车活动的郑州市民赵先生表示:“理解小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上有点儿一刀切,不同车主技术水平和需求不一样,应该提供更灵活的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让大家都能更好地享受驾驶乐趣。”
“有顾客问,如果买了车却解不开马力怎么办?” 郑州某小米门店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我们只能解释这是为了安全,但确实有顾客因此转投其他品牌。”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35岁的金融从业者马先生说:“我买 SU7 Ultra主要是为了商务接待,平时用不到全马力,安全第一。”

有商家推出“代刷圈”服务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车仍存“地理围栏”漏洞,赛道模式或可被自定义突破,在某网络平台上,记者也看到有商家推出“代刷圈”服务,超速治理陷入技术伦理与用户体验的双重博弈。
车企的两难:
社会责任与商业逻辑的钢丝绳
部分车主认为,小米单方面限制马力属于“霸王条款”,且赛道考核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但汽车业内人士表示,小米并非首个限制马力的车企。早在2023年,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就推出 “赛道模式”,要求用户通过培训才能解锁最高性能,保时捷Taycan Turbo S的“超增压模式”需额外付费解锁。不过,小米的“圈速考核”更为严格,需要实际赛道成绩作为依据。

小米SU7 Ultra的“圈速考核”更为严格
小米为何要限速?法律界人士指出,除了因为之前的事故,和相关部门收紧政策以外,更多是法律责任上的考虑,“很多人说都是车主开的,不能找雷军,但若车主在公共道路使用全马力导致超速100%以上(如时速303km/h),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危险驾驶罪,车企若未设置安全限制则可能面临连带责任质疑。”律师表示,小米的限速设计可视为履行“风险提示义务”,避免涉嫌教唆违法,而小米在购车协议中明确标注了限速规则,并通过系统更新告知用户解锁条件。车主购车前已知晓性能释放的附加要求,属于自愿接受合同约束。若车主通过破解系统突破限速(如自定义模式),则属单方违约行为,车企无需担责。

小米SU7 Ultra发生事故
同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要求车企对车辆性能进行合理管控。小米的限速机制(如新手期、赛道模式解锁条件)符合《车辆车速限制系统技术及试验方法》(GB24545-2019)中“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事故风险”的导向。
那么小米的限速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呢?律师表示,小米并未完全限制车辆性能,而是将全马力释放场景限定于封闭赛道。车主仍可通过完成圈速考核或选择合法场地体验极限性能。从物权法角度,车企对使用场景的限制属于合同附条件约定,不构成对财产权的侵犯。

网友发表评论截图
几乎就在同时,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出柯洁在直播中谈智能驾驶的视频片段,引发关注。柯洁在直播中称:“我好多天都不敢用那个智能驾驶,我觉得好蠢的东西,包括现在的一些自动驾驶,我觉得能不用最好不用,每次都给我吓得够呛,我也不说是什么车企的自动驾驶。”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本截图
5月1日午间,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微博发文,针对日前热议柯洁智驾事件表示:问了下,柯洁还没提车!
来源:大河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