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尊刘贬曹就不得不说一下《三国演义》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上的三国和《三国志演义》一样,同样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其中比较正统的史书就是陈寿的《三国志》,这虽然是本史书,但是其中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给以后三国系列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在民间也是不断流传着三国的故事。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到了晚唐甚至是有儿童也知道关于刘备,张飞的故事,可见到了隋唐时期,三国的故事已经是喜闻乐见了。

而最早的拥刘贬曹大概是到了宋代,宋代的时候已经有了话本小说,也有了专门表演的专业演员。苏轼的《志林》就有记载,大家听了关于三国的故事之后,听到刘备失败就“颦蹙有出涕者”听闻曹操失败就开心的不得了,这个时候尊刘备,贬曹操的倾向就很明显了。到了元代的很多写关于三国故事的杂剧,像《单刀会》等等,拥刘贬曹的倾向也是比较鲜明。到了明代,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历史事实加上自己的理解想象,完成了这部《三国演义》。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是延续了宋代以来的一贯作风,那就是拥刘贬曹。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倾向呢? 首先是宋代以来的正统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宋代开始有了程朱理学,他们所要求的就是将儒家思想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加以完整化,那问题就来了,刘备姓刘,自称是汉代的中山靖王之后,也就是他是正儿八经的老刘家人,还是王侯的后代,而曹操呢,就和王莽似的是个篡权夺位的主儿,在那个时候就可以算的上是乱臣贼子了,虽然曹家建立了魏,统一了三国,但是这个乱臣贼子的思想始终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

再一个原因就是宋代和三国的时代一样,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动乱时代,宋代到明初的三百多年间有西夏,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不断发生战乱,所以那个时候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到了元末的朱元璋起义,才实现了统一。所以人民群众有着美好的幻想,那就是可以有一个仁厚的统治者,将奸诈的坏人都打败,所以那个时候的民众尊汉的思想就兴起,因为刘备在历史上就是个宽厚的人,曹操是个奸雄,只有刘备的性格符合那个时候人民的幻想,希望有个仁厚的统治者将他们带出这种水深火热的战乱当中。

其次说说罗贯中为何会尊刘贬曹呢,一方面他也是受到了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他是借刘备的形象来说他的仁厚爱民,《三国演义》虽然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虽然对于刘备的描写有点稍微夸大的描写,但是在历史史实中刘备却也是个宽厚爱民的,深得百姓爱戴的人。而曹操呢,在历史上就是个复杂的人,是个奸雄,在演义中,并没有抹杀曹操的功绩,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有阴险毒辣的一面,演义的写作方式就是出场定型,善于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曹操就是个奸诈雄豪的典型人物,刘备就是个宽厚待人的仁人君子形象,这一方面是为了宣扬仁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得人物形象塑造得具有特点。 如果您觉得有道理就顺便点赞关注一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