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于元封三年担任太史令,继承其父亲之业,为后人著述历史。他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保存有用之躯,做有益之事,于己于国都更好。
《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是这本巨著的背后却是饱含心酸苦楚。这是司马迁在狱中忍辱负重而作,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也是对他一生的写照,他成功的背后当然不可缺少的是家人的理解与陪伴,那么司马迁被处宫刑后,他漂亮的发妻是怎样待他的? 由于司马迁生于西汉时期,但古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他的出生日期,只知道他的出生于黄河龙门。他的家庭早期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父亲学识渊博,在宫中担任太史令一职,所以司马迁从小就对百家经典耳濡目染,这也为他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多为离家任职,在司马迁父亲任职时,司马迁年龄尚小,不适合长途跋涉,因此他跟随母亲在家中耕田读书。然而他自幼聪明好读,每次帮母亲做完农活后,他都会拿父亲遗留下的藏书进行观看学习,而且还能说出一番属于自己的见解,因此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书籍上的东西得来东西,终究不如亲身经历来得更加深刻,因此司马迁在20岁的时候,便开始游学之路。一路上他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也结交许多好友,其中有一人名为李陵,二人志同道合,经常一起研读经书关系十分要好。后来李陵为司马迁保媒拉线,将自己的表妹柳倩娘介绍给了司马迁。
而柳倩娘本就出身名门,对于读书人有着莫名的好感,当她读了司马迁的文章后,佩服的情感油然而生。因此对于表哥李陵的作媒也没有抗拒,与司马迁相见之后,更被他的气度所折服,而司马迁看着容貌出众的柳倩娘也是心生爱意。郎有情妾有意,这桩婚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婚后,司马迁并没在家久留,而是与新婚妻子四处游历,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后来参加封禅大典的时候,中途路过洛阳便回家探望,没曾想父亲已经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在临终之际,他拉着司马迁的手,叮嘱他一定要继续编撰史书,完成他未完成的事。面对父亲的托付,司马迁连忙点头应承,从此以后司马迁开始撰史之路。
在公元前99年,好友李陵战败被俘,朝中的政敌趁机落井下石,诬陷李陵投靠匈奴,这一传言激怒了汉武帝,下令诛杀李陵三族。然而司马迁深知李陵的人品,知道他不可能做出那种背信弃义的事情,于是便一再向汉武帝求情,最终被武帝所恼,将其关进大牢之中。 司马迁被关进大牢以后,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司马迁自然不愿就此牺牲,于是他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他在大牢里面接受宫刑之后,不仅自己要面临社会上的非议,就连他的妻子也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劝她改嫁。然而柳倩娘却依旧对司马迁不离不弃,顶着周围的流言蜚语,独自一人带大几个孩子。
司马迁去世之后,柳倩娘便一直珍藏着《史记》,对她而言,《史记》便是丈夫的化身,书中一字一句都是血与泪,直到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才将这部历史巨著《史记》交给汉宣帝,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存在对华夏历史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而它独特的写作手法也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的文学地位众人皆知,但是世人不知晓的是,这部历史巨著背后感人的爱情故事。柳倩娘默默守护着自己的丈夫,支持司马迁所做的决定,在历史大环境下,不离开,是证明感情最明显的方式。司马迁成功的不仅是《史记》的完成,他的成功还在于他的妻子柳倩娘。
参考资料:
《报任安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