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地的古坟因河流改道而重见天日,隐藏在河床之下的三位墓主是否与古代神话有关?首发于2024年4月12日,涛哥讲史在河南淇县东边12公里处的淇河西岸,发现了一座长达50米、高达7米的土丘。尽管这里草木丛生,地势起伏,但从规模来看,显然不是一般人物的安息地。土丘之下,可能安息着非同寻常的人物。

在淇县这个如今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古时曾是周朝时期的卫国都城,也是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的故乡,更是商朝晚期的都城朝歌。那么,这座河畔的墓葬主人究竟是西周的贵族,战国的诸侯,还是商朝的王室成员呢?答案或许就藏在土丘正面的石碑上,上面刻有“纣王之墓”的字样。是的,这里安息的是商朝的末代君主,以残暴著称的纣王。

 

纣王墓前曾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殷纣辛之墓”,但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石碑是在1987年9月重新立起的。纣王的本名是子寿,死后的谥号为帝辛,“纣王”是周武王对他的贬称。他在位期间,曾英勇无比,东征西讨,扩展了商朝的疆域,威名远扬。然而,晚年的纣王却因荒淫无道,引发了不断的反抗。在牧野之战中败北后,他选择了自焚,商朝随之灭亡。

周武王出于仁慈,允许纣王的后人将其遗骨安葬。纣王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死后葬于淇河之中”,其子武庚便按照父亲的遗愿,截断淇水,在河床上挖了一个深坑,将棺木安葬,然后重新放水。这样,淇河的河水就流淌在纣王的墓上。

 

纣王的墓葬选择非常隐蔽,可能他生前就预料到自己不得人心,因此选择在河底安葬,以避免仇家盗墓。然而,随着淇河河道的变迁,河床逐渐降低,纣王的墓葬也随之露出了水面。这座古坟能够历经3000年而未被盗掘,堪称奇迹。

有人猜测,纣王的墓中可能并无贵重陪葬品,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衣冠冢,他的真身可能葬在殷墟的王陵区。但明朝嘉靖年间的《淇县志》记载,纣王墓位于淇县东的淇河内,淇水从墓旁流过,为纣王墓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如今,许多游客前来此地祭拜,其中不乏自称殷商后裔的人。每年清明,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祭奠。在纣王墓不远处,还有姜皇后和苏妲己的墓葬,虽然规模较小,但她们的故事却颇为丰富。这两位纣王的宠妃生前争宠不断,死后却相伴在君王左右。

这座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墓,曾被河水掩藏三千年,未被人发现。姜王后和苏妲己的墓与纣王墓相对,位于正西9公里处的朝歌城遗址,现称为摘星台公园。园内有摘星台、心星阁、三仁祠、比干摘心处等遗迹,站在这些遗迹之中,仿佛可以目睹一个王朝的兴衰。

 

历史求真,考古溯源,以史为鉴。若您对此感兴趣,请继续关注并点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