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6月27日电 从今日起,为期三个月的2024年第六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竞赛旨在切实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深度应用,通过汇聚一批高水准项目和人才,吸引投资机构的参与,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启动仪式上,浦东创新投资集团总经理门庆兵说,今年浦东创新投资集团将继续深化与竞赛的深度合作,不仅从投资端为优质入围及获奖项目提供与更多投资机构进行互动交流和融资的机会,还将积极参与组委会发起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联盟(筹)和人工智能孵化加速空间的共建中,为参赛团队搭建起更加完善、高效的成长平台。

浦东新区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二级巡视员温映瑞希望,全区各级工会要深化“训赛证用”一体化工作实践,充分发挥当代劳技竞赛的科普价值、技能培训价值,既要加强与人社局等部门的工作联动,探索扩大颁发技能证书范围,也要做好竞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面赋能浦东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一支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打造职工引领性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浦东模式”。

据悉,本届竞赛以“智汇浦东 创领未来”为主题,在竞赛推进的过程中,竞赛组委会将通过举办专家研讨会、启动仪式、研讨会、沙龙、参访、在线知识竞答、校园科技节、项目路演、总决赛、颁奖仪式、赛后跟踪与服务等环节,整合项目与资金、产业链上下游、政策服务、空间载体、媒体资源的对接,推动人才服务、项目落地、技术转化。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深度应用,本届竞赛设立了AI+应用、AI+生物医药和AI的基础设施3个赛道。

AI+应用赛道旨在挖掘和推广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于各行业应用场景的项目,以解决效率、精度、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痛点问题。AI+生物医药赛道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度应用,旨在解决药物研发、医疗诊断、疾病预测等方面的痛点和难点问题。AI的基础设施赛道着重于人工智能基础三要素的提升,即算法、算力和数据。

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作为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抓手,迄今已经举办五届。五年来,竞赛立足浦东,辐射全国,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开展人工智能知识普及、方案比拼、场景展示、资本对接等活动,累计吸引近30万名职工参与。

在本届竞赛“以赛纳才、以赛引资、以赛取证、以赛兴业”的理念下,浦东新区总工会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为优胜项目和人才提供资本支持、政策支持、市场对接等多维度的孵化加速服务。

据悉,本次竞赛与参赛职工的职业发展深度“绑定”,竞赛TOP30选手不仅可以获得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及认证机会,还能获得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行业协会颁发的《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不仅如此,这些选手也将享受到快速落户、人才认定、创新创业支持、科研项目申报、专业培训、生活配套服务措施,并在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五项评比”、“明珠计划”人才、“浦东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申报方面获优先推荐。

去年比赛期间,竞赛主办方成立“项目加速服务工作组”,积极对接社会资本,助力优质项目从概念到现实。本届竞赛的“孵化服务”再次升级,所有入围决赛项目均纳入浦东新区国有资本基金被投储备库,直接进入立项尽调环节。这些项目还将获得与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链接的机会,为项目的成长插上资本的翅膀。

在孵化指导方面,竞赛主办方通过“AI+”孵化器,为参赛项目提供“一对一”加速辅导,帮助项目从创意到落地,从概念到市场,确保创新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商业价值。涵盖创业指导、知识产权保护、市区政策解读等一站式落地服务,到项目孵化加速后的成果转化对接,到项目落地后在税收、场地支持等方面的激励跟踪,都会有相应的指导服务。

据了解,借助本次竞赛开展的机会,竞赛组委会将在南码头街道设立工作站,规划落成一处服务参赛团队的人工智能孵化加速空间,为参与竞赛的人才与项目提供一个集展示、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启动仪式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联盟(筹)正式成立。联盟汇聚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多方力量,在市场资源对接、政策资讯等方面,为2024第六届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参赛企业及更广泛的人工智能行业提供全面支持与服务。未来,联盟将在竞赛支持、创新孵化、市场对接、政策宣讲、投融资对接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