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通讯员 雷蕾 长沙报道

今年6月,《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和《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指标体系》及3个操作指引出台。

从接到“命题”到研究“破题”,再到打出这套政策举措“组合拳”,湖南仅用时8个月。

这既是湖南在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不会接”难题上的行动力,也是湖南在实施创新提升行动上的落实力的缩影。

今年,湖南聚焦“标志性工程提速、平台能级提档、科研攻关提能、人才支撑提质、成果转化提效、创新生态提优”六个方面“6+40”项约束性指标,全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1—6月已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740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0%,其中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3%,在本省转化占比49%;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备案金额超101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

1月9日,湘江实验室产品发布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举行。

主要指标“提速上扬”,总体实现“双过半”的同时,科技创新成果也在奋力“上新上架”。

截至6月底,连续四年实施的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2项,推动应用示范77项,2024年度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8.5亿元。滚动实施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48个,已完成攻关投入34.3亿元,获得专利192项;“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方向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41项,今年已产生全球首台6000米级智能电驱动深海采矿重载车辆平台、全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等“首”字号、“最”字号科研成果9项。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教育厅协同发力,组织开展的“双高”对接专项行动、校企合作“双进双转”对接活动掀起科技成果转化热浪。1000项有转化潜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318个高校校企合作专家团队,1051个企业技术需求集中发布,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牵手相拥”推动创新成果更快从“书架”走向“货架”。

数字人朱熹跨越近900年的时空与市民游客见面,

标志着湖南大学国家超算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落地。

就在“上半场”刚刚交卷,“下半场”大幕开启的7月,省“四大实验室”之一的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建设进入了收尾阶段,将在9月迎来首批科研团队入驻;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已服务用户570个,由其研发的数字人朱熹亮相长沙,这位湖南首个基于国家超算构建的数智湖湘先贤不久后就可与公众实现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湘江实验室加快推动极综合交叉融合工程,力能实验装置一期已升级建设完成……作为湖南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之一,“4+4科创工程”正在不断推进实体化进展、成果化进度方面“驶上新轨道”。

此外,湖南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稳稳地“上了台阶”。7月4日,湖南获批建设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这也是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批准建设的首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咬定青山不松劲,不待扬鞭自奋蹄。

下半场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实施创新提升行动正以一抓到底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科学统筹的干劲,坚持省市县“一盘棋”推进,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持续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能”,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