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据小说《三国演义》第81回和第83回的相关描述,刘备所率兵马号称70余万,浩浩荡荡剑指东吴,刘皇叔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二弟关羽手刃仇人。 东吴孙权听说刘备举全国之兵伐吴,他大惊失色,紧急召开文武群臣会议,共商对敌之策。江东诸葛瑾即诸葛亮的哥哥,他挺身而出,愿意去找刘备见面谈谈,并对孙权夸口说,自己有绝对的把握让刘备退兵。 诸葛瑾见到刘备阐明了2件事:其一,取荆州杀关羽都是吕蒙的错,现在吕蒙已死,两家的恩怨自然了结;第二,愿意归还荆州,归还孙夫人,再次结盟,对抗篡汉的曹丕。

《三国演义》第83回《战猇亭先住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此时先主威声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日夜啼哭。韩当、周泰大惊,急奏吴王,具言糜芳、傅士仁杀了马忠,去归蜀帝,亦被蜀帝杀了。孙权心怯,遂聚文武商议。步騭奏曰:“蜀主所恨者,乃吕蒙、潘璋、马忠、糜芳、傅士仁也。今此数人已亡,独有范疆、张达二人,现在东吴。何不擒此二人,并张飞首级,遣使送还?交于荆州,送还夫人,上表求和,再会前情,共图灭魏,则蜀兵自退矣。”权从其言,绑缚范疆、张达,囚于槛车之内,令程秉为使,賷国书,望猇亭而来。 说实话,诸葛瑾的这两个和谈条件也算是比较诱人了,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孙权诚心求和,愿意交还荆州和一干人等。 孙权看到吴蜀两国内讧,导致损兵折将日益严重,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国都将为实力雄厚的曹魏所灭而毫无还手之力。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主动让步,因为孙权此时也非常后悔将关羽杀害,毕竟他是刘备的软肋,因此,孙权把能送还给刘备的悉数奉还,包括荆州甚至妹妹孙尚香。

从事后孙权的态度分析不难发现,孙权击杀关羽是出于江东文武众臣的施压,可以说并非本意,否则以孙权的远见卓识,他是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的,他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 奈何刘备拂袖而去。也就是说,关羽此仇不可不报。 还是在《三国演义》第83回: 马良奏曰:“仇人尽戮,其恨可雪矣。吴大夫程秉到此,欲还荆州,送回夫人,永结盟好,共图灭魏,伏侯圣旨。”先主怒曰:“朕切齿仇人,乃孙权也。今若与之联合,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今先灭吴,后灭魏。”便欲斩来使,以绝吴情。多官苦告方免。程秉抱头鼠窜,回奏吴主曰:“蜀不从讲合,誓欲先灭东吴,后灭曹魏。众臣苦谏不听,如之奈何?”权大惊,举止失措。 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既然是打仗就会流血牺牲,那么刘备面对如此优厚条件,干吗非要对孙权不依不饶,真的是因为关羽被杀的缘故吗? 别说刘备确实不会答应,如果换成是你,你肯定也不会答应孙权的求和要求。

首先,为了人设。 想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传遍三国,“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这样的亲密关系,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后来,由于蜀汉的盘子越做越大,三人不得不分开,关羽坐镇荆州,刘备在成都,张飞在阆中。即便如此,三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因距离拉开而变得生疏。 在刘备的人生字典中,“大丈夫”三个字首先当属“义”字,面对好兄弟被仇人暗害,这样仇恨不共戴天,换句话说,如果此仇不报,那么刘备这个当大哥的就徒有虚名,而作为蜀汉集团的领头雁,就很难服众。如果说刘备的人设一旦崩塌,那么蜀汉也会随之灭亡。刘备也想通过自己壮心不已,来警示刘禅和诸葛亮,我刘备是个称职的皇帝。

其次,求胜心切。 说臆想症可能不太妥帖,但刘备有时候自以为是的错觉,让我们很难再找出贴切的词来阐述这个原因。历时2年的汉中之战,刘备投入5万多精兵,而曹操却带了十多万大军,即便双方有巨大的兵力悬殊,但刘备最终战胜了曹操。 此战中,曹魏被刘备打得落花流水,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所以刘备错误地以为,自己有能力叫板曹操和孙权!而此时,刘备当然觉得东吴没有什么了不起,以为自己能狠狠教训一下东吴。然而,东吴坐拥天险,而且他们派出了陆逊这个小将,陆逊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将求胜心切的刘备制服,而这场让刘备付出生命代价的夷陵之战,彻底改变了三国的格局。

第三,荆州的诱惑。 自古以来,荆州地界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水路通衢,沃野千里,是三国时期粮仓加人口密集区,而这两样乃是立国之本。如果说把这块地方当成蜀汉的后勤保障基地,那么,假以时日,刘备就能与东吴和曹魏抗衡。对于荆州,虽然诸葛瑾代表孙权,主动拱手送上,但刘备定要让孙权长记性,他要向孙权证明,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双股剑夺回这块战略要地,所以他不甘心。 刘备是个讲究人,向来以仁义立世,而他也深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所以夷陵之战不可避免。诸葛亮何其聪明,他早就看穿刘备的心思,也知道夷陵之战会失败,可是他为何不阻止这场战争,就因为他知道刘备要为自己挣个面子。 常言道,“利过则为败”。如果在孙权提出交还荆州、孙夫人,交出杀害关羽、张飞的有关凶手时,刘备能见好就收,那么他不但能顺利接管荆州,又在一定程度上替关羽和张飞报了仇,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可是刘备偏不,他的目的也许就是一个,那就是“斩首”孙权。殊不知,刘备高估了自己的气势而低估了东吴的实力。也许这是刘备很难想通的地方。

曹操曾对孙权赞赏有加,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号称江东小霸王,他是一个只顾权术,不顾亲情之人。为了孙刘联合抗曹,孙权牺牲妹妹孙尚香的幸福,让她嫁给大自己30多岁的半百老头刘备,此举不但可以监视刘备,生下孩子可以继承刘备家业。 这边刘备没有答应孙权的求和要求,那边孙权马上向曹丕倒戈寻求庇护。可能孙权怎么都不会明白,自己哪怕是送还荆州,刘备还是不肯罢兵。孙权是不知道,占据优势的一方是不可能轻易求和的。 如官渡之战中,袁绍大军70万,曹操只有几万军队,袁绍不可能答应曹操求和的,同样,在壁之战中,曹操83万大军,孙刘联军只有几万,曹操又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这次夷陵之战中,刘备想一鼓作气,趁着汉中大战和襄樊之战的东风,再战孙权,彻底拿下东吴。 殊不知,等待刘备的将是一场惨败!突然想起诸葛亮事后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一战,无数蜀汉将领战死,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冯习、张南、傅彤等人阵亡或投降。从襄樊之战到夷陵之战,短短3年时间,蜀汉损失达8万之众,蜀汉自此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而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便一病不起,并且在完成托孤后便撒手人寰。刘备走后,蜀汉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不得不说,刘备的一个错误决定,让蜀国走上分崩离析的边缘。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