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高考,古有科考,无论在什么时期的中国,考试依旧成为社会的主流,考试换来的学历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古人热衷于科举,有人心怀治国大志,做官为实现自己的宏图梦想;有的人考科举则是因为“优则仕”,单纯为了做官而考试,为了养家而做官,或者是因为爱慕权势而做官。无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要知道考中科举并不简单,十年寒窗苦读,不中再考,考完一级又一级,而且中间间隔时间还长,那些不气馁又考不中的人,早就已经白发苍苍了。

在乾隆当皇帝期间,曾多次赐予老年考生功名,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三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乾隆年间,99岁还能参加考试的王健寒,另一位60多岁时成为秀才的高龄考生黄章,99岁高龄,恐怕对于知识的背诵能力已经退化得很厉害了吧,记忆力也早不如从前了。 古代想要考科举并不简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儿叫童生,之后通过学习有了考试资格,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再看考生李炜,考了那么多年也就只得了个同情的举人而已。

不仅如此,古代的白发考生是常见的,老人应考屡见不鲜,比如说唐昭宗光化四年(901)榜进士26人中,陈光问69岁、、郑希颜59岁,曹松54岁、王羽希73岁、刘象70岁、柯崇64岁,昭宗同情他们长期参加科举,到如此大年龄才中举,就免除他们参加吏部铨选,破例立即授予他们官职,当时人称之为“五老榜”。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范进考科举考了二十多回,一直到他54岁才中举人,后来竟然高兴得疯了。“范进中举”成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词语,批判着那些一心只想做官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可以看出,在科举考试这一制度之下,人们被摧残得可怜!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这也算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现在的老龄考生依旧存在,可以说,人老心不老,活到老学到来,追求知识是不分年龄永不停止的!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