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看到这句话,大多数人想到的肯定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那个风流倜傥、妻妾成群,无不快活的唐寅,但是历史中的唐寅果真像电影中所描述一样吗?其实并不尽然。 当年明月是这样描写唐寅的: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奇特的人,他们似乎不需要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就能学富五车、纵横古今,唐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电影中的的确确有唐寅的身影,但那仅限于少年时期。 有一天,唐寅的好友祝枝山前来拜访,祝枝山深知自己的朋友天赋异禀,同时也明白他虽天资聪慧,但恃才傲物,整日饮酒作乐。遂规劝好友说:“你虽天赋甚高,如若想获得金榜功名,免不了十年寒窗”。经过祝枝山一番说教与苦口婆心,唐寅一改往前的面目,闭门苦读,一心钻研学业之道。 弘治十一年(1498年),应天府举行乡试,正值18岁的唐寅正是这场考试的参加者。果不其然,这次乡试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摘得解元。 本是欢喜事,但没有人能想到,正是这次考试,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的主考官叫程敏政。我们先介绍下此人:程敏政,字克勤,与唐寅一样,少年即神童,十岁时就被荐入朝中,从小就读于翰林院。长大后一路攀升,官至礼部侍郎。 作为主考官的程敏政想当然会看到唐寅的试卷,当他看到此试卷,心想天下竟有如此之能人,何不收为自己的门生呢?一切的事情也因此而开始了 此时正值唐寅进京赶考,起码途中路遇一人,约好晚上一起进食,唐寅心想还有如此之美事,便应了下来。到了晚上便与此人约会,席间得知此人为程敏政的仆人,两人聊得不亦乐乎。仆人此次约会的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接待唐寅,而是要为他泄露此次考试的题目,可想而知,这是程敏政的心意。而此刻的唐寅正是风生水起之时,抱着要连中三元,一举成名的心态,便接受了此次程敏政的“好意”。

没过多久,本次考试开始了,而考试的题目正如唐寅所知,理所当然,这次考试对他来说更是轻而易举。 考试结束当晚,一同参加考试的学子举行宴会。宴会期间,借着酒足饭饱,外加众人的吹捧,这时候的唐寅老毛病又犯了,洋洋得意的说:这次考试,会元一定是我的。可想而知,在座的可都是一同参加考试的,那都是他的竞争对手。说者无意,听者可心思太多了,没过多久,便有人举报唐寅作弊。主考官得知此消息,便立马报告当时的皇帝朱佑樘。 经过半月的核查,事情皆已败露。最终宣判决定如下:1、礼部侍郎程敏政勒令退休。2、唐寅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事情到此也告一段落,该回家的回家,该罢官的罢官。虽说事情是结束了,但是人这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不过你也不要以为,唐寅的故事就此结束了,真正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回家后的唐寅,本以为事情败落,落得如此下场,好歹回家可以安享太平日子。可曾想,这次事件的影响远非他想的那样。原来的乡亲邻里早已是另外一番模样,原来的笑脸相迎,变成了此刻的冷嘲热讽。还有曾经一脸崇拜的书童都看不起他,经常的斥责,谩骂自己的先生。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对他另眼相看。 在这样的遭遇下,唐寅开始意志动摇了,再也不相信狗屁圣贤书,相信什么寒窗苦读了。至此一切的金榜题名与他无关,从此便进入了醉生梦死,整日饮酒找乐,流窜于各大妓院,惶惶而不可终日。

就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期,正值宁王的朱宸濠来找他了。宁王深知他能力出众,便聘请唐寅做其师爷。低谷时期的人哪会想那么多,便接受了此等邀请。到了府中待了些时日才发现,王爷经常与匪徒结党,策划各种不为人知的密室,经过长久的观察,得知此人要造反。这时的唐寅才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不过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来的时候轻而易举,想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府中四处都有护卫看守,逃跑可不是办法。 此时的唐寅已年至49岁,但是智慧可不减当年,随即想到了办法,那就是——装疯。 但是装疯又岂是那么容易,不过这可难不倒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唐寅先生,他想到了最为狠毒的办法,那就是裸奔。既然都装疯装到这份儿上了,久而久之,宁王也觉得这是真的疯了,府中养这么一个人也不合适,于是就放他回去了。 转眼已是知天命之年,难道我的天命已如此?唐寅想到。

是的,你的一生已如此。回来后的唐寅又回到以前的状态,夜夜笙歌,放纵自己。没过几年便永远归去,享年53岁。 纵观唐寅的一生,是凄惨的一生,是极其不如愿的一生。但又或许是这种在经历大悲大难后的放纵才成就了他并不完美的一生,才留给我们后人那么多不拘泥于规则,不被框架所束缚的作品。 就让我用唐寅的《老少年》作为文章的结尾: 人为多愁少年老, 花为无愁老少年。 年老少年都不管, 且将诗酒醉花前。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