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挽狂澜,最后却被处死,是因为站错了队吗?
趣谈答案:于谦自始至终都没有站队,而他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太清廉,太正直,太过于有棱角,没有办法向恶势力妥协,就只能被恶势力杀掉。于谦活着的可怕后果关于于谦的死,有一个极其复杂的逻辑链,这个逻辑链涉及到明朝那个倒霉皇帝以及倒霉皇帝身边的三个人。这件事情我们
于谦之死,曹吉祥出了大力气,不久后的招兵买马,他究竟想做什么
在很早之前我就好奇:为什么曹吉祥、石亨和徐有贞他们三位的掌权之后,第一时间针对的不是别人,而是于谦呢。换句话来说,于谦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三位朝中大臣甚至连皇帝都为之胆战心惊?于谦手中究竟拥有着怎样的必杀技能够影响整个明帝国的未来呢?直到多年以后查看历
兵不血刃的夺门之变,顺利的让人怀疑,原来背后有她相助
说起夺门之变,很多同学都不陌生了。明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在正月16的夜里,武将石亨、文官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撞开南宫,接出被软禁的太上皇朱祁镇,一路闯进皇宫,兵不血刃的拥立朱祁镇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如果仔细的看这次政变的话,就会觉得夺门之变成功的太
一个家庭有没有好运气,要看以下三点
看过这样一句话:“凭什么人家三代人的努力,输给你十年寒窗?”深以为然,任何一个家庭的成功,都是循序渐进的,是一场接力赛。《易经》里也说过:“富家大吉,顺在位也。”家里的人,把位置摆正了,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那好运自然就来了。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的家庭,三代
土木堡之变时此人功劳不在于谦之下结局却幸运得多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在皇帝明英宗被俘的情况下,以于谦为首的朝臣力推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而后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也先。说起土木堡之变的功臣,排第一位的肯定是于谦,然而于谦性格过于刚直,得罪了同僚,又因为举荐朱祁钰登基,陷入了皇室
三人在夺门之变后陷害于谦,明英宗之后怎么对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不顾满朝文武的劝阻一意孤行的要出征瓦剌,然而其五十万大军(实际二十万左右)在行军至土木堡后被也先抄了后路,随行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等七十余位文武大臣全部都死于非命,这也成为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之位
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如何实现复辟的
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抓住了朱祁钰已经深陷重病,几乎对皇权失去把控的时机,再加上有几个想要政治投机的大臣帮助下实现复辟的,其实就算朱祁镇不发动“夺门之变”,等朱祁钰归天之后,皇位依然会是朱祁镇的。在明朝皇帝的经历中,明英宗朱祁镇的人生经历可以算得上是丰
张秋闸:回望运河六百年
大众网记者苏培贞聊城报道1983年11月26日,张秋闸(1963年建成)拆除改建工程在阳谷黄河修防段的组织下,正式破土动工。距离施工现场向西70米,一座张秋老闸的拆除工作也同步进行着。这座张秋老闸建于1955年,因闸底板高不能满足排涝、滞洪要求,已于1964年被围堵,此次随改
于谦何罪?明英宗朱祁镇为何不顾天下苍生反对,执意将他斩首?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一个太监匆匆进门禀报:“禀报皇上,太上皇他,回来了!”代宗皇帝朱祁钰听了后脸色大变,狠狠地骂道:“杨善这个小子,你可害苦了朕!”一年前,即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率数十万明军精锐迎战入侵瓦剌军队,结果
“明英宗复辟与夺门之变:一段复杂的历史纠葛“
在明英宗朱祁镇的稳健治理下,大明帝国犹如璀璨的繁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之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土木堡之变,犹如暴风雨般席卷了这个帝国,改变了一切。朱祁镇在危机中被瓦剌军俘虏,大明帝国的命运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