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拥有一辆豪车是多少人曾经梦寐以求的!
特别是豪车界的BBA,哪怕奋斗一辈子,可以买上一辆,那也是一件倍有面儿的事。
可现如今,一切都变了!
宝马i3跌破20万;而奥迪A4L竟然进入到一字头,当直是接连刷新大众的认知。
原本奔驰系列还算坚挺,但终是未能幸免,近日以“腰斩式大降价”跌破20万大关。
昔日的豪车系列走下了神坛,以近乎腰斩的价格述说着一个事实:拥有豪车,不再是梦!
甚至有的网友开玩笑说:“再不努力,就要开BBA啦!”
如今豪车价格一再跌破底线,到底是为了哪般?如今变得如此亲民的豪车还值得入手吗?
降了,降了,又降了!
近期,豪车的价格战越演越烈,不断崩盘的价格犹如雪崩般不断刷新底线。
一位两年前刚入手一辆奔驰C200L的车主失望地吐槽:
“两年前奔驰C200L落地价格是37万,结果现在落地只要20万,简直太寒心啦!”
更惨的是,奔驰新能源纯电动车型的价格直接被“腰斩”。
原本2024新款EQB 260的官方指导价是35.2万元,可是落地时,经销商给出的优惠价是17.6万!
网图
如此惊爆的价格,让奔驰EQ系列电动车直接被打入冷宫,根本没有成为爆款车的机会!
更为严重的是,在奔驰车主的眼中:买了一个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杂牌的电车,都不敢发朋友圈,担心被喷是冤种,被割了韭菜!
曾几何时,BBA在国人的心中,是财富和地位的代名词。
宝马、奔驰、奥迪……这些高端豪车不仅彰显着车主不凡的品质生活和优越感,也是在商务活动中,给人留下高端、专业的印象。
网图
品牌的价值,也体现在车辆先进科技设施、舒适宽敞的内饰和高端的驾驶体验感。
纵使有着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却依然占据了豪车75%的市场份额。
可是如今,这一切却变得有些面目全非!
继宝马与奥迪接连跌破20万的底线,价格战终是将让一向高冷的奔驰卷入其中。
近日,奔驰惊爆近乎腰斩、跌破二十万的价格,似乎更加坐实了豪车价格将崩盘的传闻。
豪车接连降价,让人不得不追问一句:车市到底怎么了?这场商战还将蔓延多久?
近年来,全球经济疲软,而车市的价格战不断漫延。
无论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都已经被迫进入到“内卷”的时代。
市场需求不足,汽车消费表现低迷,让汽车工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些面临亏损的经销商,希望通过低价、甚至是超低价的出售来及时止损,也进一步加剧了商场价格的崩盘。
同类品牌竞争激烈、库存压力大,这几乎与不断降价促销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如豪车品牌奔驰的质量问题也屡屡遭遇诟病。
网图
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启动多次召回,从1月的49辆,到2月召回28万辆,3月召回36万辆,累计召回达786490辆。
加之奔驰在业界俗称的“铝换钢”事件,不断被曝出“断轴门”;还有19年奔驰E级轿车因“减震器前叉断裂”召回29万辆!
如此种种,奔驰车主对于车辆的质量问题已然在心中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与召回事件的双重压力下,销量必然会出现下滑。
与此同时,面对车市的价格战,消费者的心态变得更加理性。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买车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花费,还涉及到后续的维护、保养、保险、油费、停车费等等。
网图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停车费、燃油费等相关费用不断上涨,养车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理性回归,汽车早已不再是人们彰显身份或展示自我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高端消费转移向中端消费。
对于品牌的价值与售后服务,消费者也有着更高的期待,以及对质量是否有所保证的担忧。
甚至更多的消费者还在观望评估目前价格的真实性,尤其是新能源车有着很大的溢价空间。
消费者有着自己的想法和顾虑,也有着对未来价格走势的期待和猜测。
因此激烈的价格战虽然激起了一部分的购买欲望,但目前仍不足够缓解车企所遇到的危机!
自从去年年初以来,车市的价格战不断漫延,没有丝毫平息迹象,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这场博弈中,价格战始终是一把双刃剑。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价格是最直接的竞争手段,合理的竞价不仅可以扩大自身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可以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
但是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车企偷工减料,难以保证车辆质量,就会形成恶性竞争,势必会破坏产业生态。
因此,车企必须明白只打价格战,其实是没有未来的。
网图
若要突破当前的困境,车企必须要正确面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能否精准命中消费者的偏好,回归到追求产品技术和服务品质的提升才是根本。
曾经50万的奔驰因没有座椅加热和通风、方向盘加热的功能,而输给了30万的国产电动车。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经济性、动力性,以及使用成本和配置都无法占据优势时,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
如果无法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产品差异化,带给消费者更好更有价值的体验,那么就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网图
回望百年汽车历史,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大众、比亚迪,之所以成为行业的领路者,关键就是差异化的品牌产品和服务。
当下的中国车市,急需实现新的技术突破,打破产品愈发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通过合理的竞争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或理念落后的车企,有效促进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创新,推出更多颠覆的技术和产品。
唯有品质与服务都得到提升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更有价值的体验,车企才会找到真正的出路。
-END-
参考资料:
财经杂志:《价格战一年半,车企谁输谁赢,谁能继续战?》
经济日报:《车市竞争不能只靠价格战》
作者:鑫玺
编辑:一乙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