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山东能源局消息,6月30日下午6时,随着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光伏组组长王学礼发出号令,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并入电网,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0050万千瓦,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大关。至此,山东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煤电大省”向“绿”而行迈出里程碑式的关键一步。
山东省能源局电力处副处长韩贵业表示:“十年来,全省煤电装机占全省发电装机的占比持续下降,已从曾经高达80%降至目前的48.7%,煤电正由经济社会的主体能源向稳定电力系统的‘压舱石’、应对新能源波动的‘调节器’角色转变。”
引人注目的是,今年2月4日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底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首次突破2千瓦/人。煤电装机占比降至39.9%,首次降至40%以下。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是在2020年底。
山东新能源装机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大关,煤电装机占比降至48.7%,比全国煤电装机占比降至39.9%,依然高出8.8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为什么说山东依然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这与山东的省情有关。在山东半岛城市群论证过程中,一位对山东省情比较熟悉的专家曾说:“山东的省情有独特之处。山东半岛城市群既不属于京津冀城市群,也不属于长三角城市群,而是独成一体。这是因为山东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在本地资源丰畗的基础上形成系列优势产业,又有自己的港口,一省经济可以独成体系。”
山东煤电占比曾经高达80%,就与本地煤炭资源丰富直接相关。根据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勘查,泰沂山系周边的济宁、泰安、济南、淄博、菏泽等市的许多地方,分布着厚厚的煤层。2019年10月,山东省能源局文章说:山东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之一,含煤面积分布广泛,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煤类多样,以气煤、肥煤为主,煤质优良,是优质工业用煤。全省现有煤矿106处,产能规模1.4亿吨,从业人员约35万人。70年共生产原煤43亿吨。
煤炭资源丰富,而且运输成本很低,当然没有不用的道理,也自然是发电的首选。虽然现在山东一些地方煤矿资源枯竭,但长期采掘形成的技术装备优势和人才优势,依然让山东煤矿在改革开放时代率先“走出去”,到2019年的数据是:全省煤炭企业在外建成宁蒙、晋陕、云贵、新疆和澳大利亚五大能源供应基地,生产、在建煤矿产能达1.92亿吨。
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山东处在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水力发电资源不占优势,在新能源还没有大面积兴起的时期,山东形成火力发电“一电独大”的局面是很自然的。因为煤电装机占比高,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煤电占比下降只能是逐步的。对比来说,我国中西部一些省份,因为很早就借助地势优势发展水电,转型就相对容易一些。以湖北为例,根据该省发改委的数据,2019年底,水电3678.51万千瓦,占46.79%,火电3156.83万千瓦,占40.15%。因为追求电力来源多样化,该省火电到如今占比反而是上升的,到今年6月底,火电3.54亿千瓦时,占比47.9%。
煤电占比下降只能是逐步的,还因为电力与产业和就业紧密联系,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山东长期形成的火电占比高,背后关系重要的产业和民生。2019年有这样一组数据: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近1亿千瓦的煤电装机,年2亿吨左右的电煤需求;支撑了钢铁工业每年7000万多吨粗钢产量,5000万吨左右的煤炭需求;支撑了每年1.3亿吨水泥产量,建材行业2500万吨左右煤炭需求;支撑了年400万吨化肥产量,化工行业用煤2000万吨左右。可以说,煤炭工业支撑了我省工业体系的快速成长,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我国前三位,能源结构的一举一动,必然带来产业的深刻变革,必然对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山东能源结构变化必须是逐步的。“十年来,全省煤电装机占全省发电装机的占比持续下降,已从曾经高达80%降至目前的48.7%”,意味着煤电装机占比每年下降3.13个百分点,这样的比例调整,循序渐进,但十年来整体下降幅度不小,既达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目的,煤炭消费压减和能耗双控达标,又不引起剧烈的经济社会波动,是十分适合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实际的。
如今,山东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陆上和海上并重,加快大型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稳妥推动海上风电开发,能源实现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山东光伏发电装机6242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生物质发电装机444.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风电装机2600.4万千瓦、居全国第五位。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全面取代传统能源。立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基本省情,山东全面推动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速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当前,山东正构建形成“风、光、火、核、储、氢”等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我们坚决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预计今年年底,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历史性超过煤电。”
能源结构的变化,背后是产业的变化。在山东,近年来“新三样”产业迅猛发展,一批批高端、智能、绿色新兴产业群正快速崛起。在2024年6月26日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光伏产品、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产品分别增长61.2%、58.8%和51.4%;其中,山东锂电池产品出口猛增58.8%。
能源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火电占比降至48.7%,是山东能源的“里程碑式”成就。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