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三国乱世,唯有曹操被世人称之为“奸雄”,更有甚者评价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或许在今天看来“奸雄”这个词汇并不是什么褒义词,但是在汉末乱世之中,“曹操”确确实实做到了三国鼎立中最强大的一方。当然,这样的成绩肯定不可能是“曹操”一人的功劳,他还要仰仗手下众多的能臣猛将;诸如许褚、张辽等不提,单说贤臣中就有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贾诩五人,又被世人称之为曹营五大最重要的谋臣。
或许多有人以为“荀彧”是曹操身边的第一位谋臣,也正是有了他才后续引荐了荀攸、郭嘉等人;其实不然,早在这五人之前,“曹操”身边并非没有顶尖谋士,一个神秘的“戏志才”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但真讨论起“曹操”最初的谋士是谁,恐怕“戏志才”也难称第一;真正的“第一任”并非是曹操起义后,而是在揭竿之前就有了,这个人就是“陈宫”。
是不是很惊讶,很多人一定认为“陈宫”是曹操刺董后结缘一时的人而已,后来还帮着吕布多次陷“曹操”于死地;其实并非如此,早在黄巾纷乱时,“曹操”奉旨剿灭,这时候陈宫就已在其帐下任职,而且还担任着重要职务,堪称是军中“首席”谋士。至于曹操与陈宫两人是如何结缘的,史料中并没有详细记载,恐怕与那个“戏志才”一样成了千古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存在“曹操刺董”被陈宫抓住,后两人路遇吕伯奢又将其全家杀害的事件;至于那句“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千古名言更是出自演义。
史料记载的“陈宫”其实并非什么重要人物,只记载了其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而已,但据此推断,陈宫也称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一方名士了;后来紧跟着就出现了“天下大乱,始随曹操”的介绍。但是“陈宫叛曹”确有其事,不过真的不是“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所致;至于“陈宫”为什么背叛曹操,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曹操”拿下兖州后,为了排除异己就曾下过一道命令,尽屠当年批评曹操出身“宦官”的那些所谓名士;而这些名士之中不少曾与“陈宫”交好,为此他认为曹操性情残暴,难容天下之言。后来“陈宫”就趁曹操袭取徐州之时,在后方迎吕布入兖州;当然,关于这种说法也并非官方认证,其中争议颇多。
另一种说法是“曹操”袭取徐州后暴虐成性,曾给军队下过一道命令“凡当初不肯投降,即使是战败后投降的,这些地区都要进行屠城。”于是徐州数座城池开始了残忍的大屠杀;其实曹操喜欢“屠城”的秉性由来已久,又何止徐州一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而后降者不赦”的血腥政策。曹操“屠城”的习惯一直到了征讨马超时依然存在,只不过当时马超稍占上风,因此“曹操”后方曾遭屠城的地方发生了骚乱,这时候才由“程昱”建议废止。
话题拉回到“陈宫”身上,大概是他心怀天下,对于曹操的暴虐极为不满,因此这才迎“吕布”入兖州,并成了其帐下最重要的谋士;相比较来说,史学家们更倾向于后者“叛曹”的理由。但不管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陈宫的确“因自疑,往投吕布”,并开始帮助吕布专与曹操做对;世人皆知,在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兖州”乃是曹操的根据地,如今“陈宫”不仅叛变,还将根据地拱手送给了“吕布”。
这一行为着实给“曹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或许是吕布乃三国第一猛将的原因,这期间在“陈宫”的出谋划策下,曹操屡次身陷绝境;可惜“吕布”虽有勇武之才,却无为尊之命,打了几场胜仗后就开始骄傲自满,对“陈宫”的建议置若罔闻。尤其是曹操用计围住了城池后,陈宫曾建议“以布屯兵城外,与下邳互为犄角”;可惜“吕布”不听,终被曹操水淹下邳,吕布和陈宫一起被俘。
奇怪的是,史料中记载最详细的竟不是“水淹下邳”,而是陈宫宁死不屈;当时“曹操”苦劝陈宫回心转意,再次为自己出谋划策。可是倔强的陈宫坚持受死,并严词拒绝曹操的邀请;后来曹操问他“你死了,你的子嗣怎么办?”这话柔中带刚,既有关心陈宫的意思,也有拿子嗣威胁的意思;当时陈宫回答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嗣”,这应该是“陈宫”为曹操留下的最后一条建议,为此曹操也感慨万千,最终答应了他的赴死之请,并一直供养其后代子孙。
对于“陈宫赴死”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陈宫不屈曹操残暴,宁死不为其服务,乃是三国时代难得的“义士”;但也有人认为陈宫并非“清流”,至少一直都看不出曹操的“奸雄”本质,因此他肯定是“识人不明”。至于甘心赴死不过是前有“曹操挥泪斩陈宫”,后有“孔明挥泪斩马谡”,两者都是统治者在情势所逼下,不得不杀的“演戏”而已。
对于这两种争议,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又是怎么认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陈宫”才是曹操最初第一个重要谋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