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以平民之身渡江,突袭关羽,对东吴而言,是失策还是明智之举?孙权心中是否藏有不为人知的私心?

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东汉王朝灭亡的前一年,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刘备的势力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其麾下的关羽,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发动了规模宏大的襄樊之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甚至迫使曹操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然而,关羽未能完成其壮举,因为吕蒙的出现,导致襄樊之战的逆转,关羽最终命丧黄泉,刘备集团也因此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在吕蒙实施的“白衣渡江”战术之前,刘备与孙权的关系已非外界所想象的那般和谐。虽然自赤壁之战以来,两家表面上是盟友,但根本利益并不一致。对孙权而言,荆州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若不能全据,其水军将失去作用,秣陵也将面临巨大威胁。因此,早在白衣渡江前四年,即公元215年,双方就已签订了湘水之盟,暂时平分荆州,但这一盟约并未真正解决双方的矛盾。

吕蒙主张彻底吞并荆州,消灭关羽,成为孙权集团中的鹰派人物。他出身低微,但凭借孙权的赏识,逐渐崭露头角。在鲁肃去世后,吕蒙接替其位,成为东吴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他利用关羽对盟友的放松警惕,以及自己的装病策略,成功地让关羽将全部兵力投入到对抗曹魏的战斗中。

公元219年,吕蒙采取了“白衣渡江”的战术,秘密发动大军突袭荆州的江陵,利用伪装成商人的士兵,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城池。吕蒙还巧妙地利用了关羽军中的内部矛盾,招降了傅士仁和糜芳,迅速稳定了荆州的局势。通过心理战术,吕蒙瓦解了关羽军的士气,使其陷入混乱。最终,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打击下,关羽被迫逃至麦城,最终被捕并处死。

然而,孙权集团在这场战役中真的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吗?孙权直到公元229年才称帝,建立东吴,比曹魏和蜀汉都要晚。这并非因为孙权不想称帝,而是条件不成熟。孙权的称帝之路受到了“大义名分”的限制,他既没有汉献帝的中央政权,也没有汉室宗亲的身份。因此,孙权的政权在法统上显得较为尴尬。

孙权的真正目标是否是统一天下?随着对外征战的失败和与江东士族的斗争,孙权可能越来越倾向于割据一方。拿下荆州,对于只想保持稳定的东吴来说,无疑是一个成本更低、收益更大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白衣渡江并非错误,而是符合东吴作为割据政权的战略需求。只是,这样的选择,不知孙坚和孙策在天之灵会如何看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