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字伯符,人称小霸王,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还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兄长。他继承了孙坚的勇武,曾和东莱太史慈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在孙坚死后,孙策为东吴开疆拓土千里,奠定了东吴的基业。

关羽,字云长,人称“武圣”,死在他手上的敌将不计其数,他曾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凭借一人之力,坐镇荆州多年,在曹操和孙权两方的夹缝之中发展壮大,非常了不起。

那么,孙策和关羽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呢?由于三国演义中,他们两人没有动过手,如果想要比较他们两人武功高低,只能通过和孙策、关羽两人交手的作为参照比较。通过研究三国演义,发现只需要对比这三个参照武将不难判断,就可以得到答案。

第一个参照武将:太史慈

孙策虽然号称“小霸王”,以当世项羽自居,然而他只是在南方狂罢了,如果把他放在英雄辈出的北方,估计比他强的人就很多了。孙策一生斩杀敌将不多,交过手的一流武将也不多,能排得上号的武将也就一个太史慈,在神亭岭曾进行过一场巅峰对决。

两人先进行了一场口水战,接下来开始真刀真枪打斗,先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看到自己孤身一人,而孙策却带着十二个随从,即使自己将孙策生擒活捉,也打不过他手下的这十二个部将。

因此,太史慈诈败,将孙策引入山后面的平地之上,又开始大战。两人再次打斗五十多回合,还是不分胜负,陷入胶着状态,打得难解难分。只见孙策互相夹住对方的枪,力气相当,谁也不占上风,最后同时落马。

在马下,两人继续恶战,扭打在一起。孙策抢到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而太史慈扯掉了孙策头上的兜鍪,是一个平手。很明显,孙策和太史慈武功相近,水平相差不大,即使再打几百回合,也分不出胜负。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鎗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

第二个参照武将:张辽

张辽,曾是温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首,后归顺曹操,成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首。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张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赤壁之战后,东吴大都督周瑜带领大军抢夺荆州南郡。在战场上,张辽曾和太史慈有一场争斗。两人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后由于李典和乐进想要擒杀孙权,太史慈放弃和张辽争斗,撤回去保护孙权,这场争斗才落幕。总体来说,两人武功相当,不差上下。

第三个参照武将:文丑

延津之战中,文丑带领大军杀向曹军,发誓要给好哥们颜良报仇雪恨。曹操采用诱敌之计,故意丢弃军资器械,导致文丑军队乱抢东西,乱成一团。张辽和徐晃两人看到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于是在曹操询问谁敢出战的时候,两人主动请战,计划双战文丑,建立不世之功,封侯拜将。

然而,由于两人错误估计文丑实力,心中想着击败文丑,建立不世之功,没想到两人联手也不是文丑的对手。张辽被文丑射中头盔和面颊,徐晃勉强和文丑打斗几个回合,掩护张辽离开后撤退。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

最后,关羽出战,和文丑交手三个回合,文丑便心怯,想要逃走。由于关羽的赤兔马快,他追上文丑,一刀斩于马下。

结语

想要比较孙策和关羽两人武功谁高谁低,对比太史慈、张辽、文丑这三个参照武将不难判断。其中孙策和太史慈战成平手,而太史慈和张辽也是平手,说明孙策武功和张辽差不多。而张辽被文丑射伤,说明张辽武功低于文丑,文丑在和关羽的正面对战中被杀,说明张辽武功低于文丑,同时也低于关羽。

通过三个参照武将比较,得出这个结论,孙策武功和太史慈、张辽两人差不多,而张辽败在文丑的手上,文丑又被关羽秒杀,因此孙策武功比关羽低,关羽厉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