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本来曹操推行“唯才是举”之策,对人才也是来之不拒的,但曹操到了晚年,雄心壮志锐减,威福已久,对人才来投,也颇有点儿挑三拣四了。
张松长得有点太对不起观众了。据《三国演义》的描写,张松身材矮小,身高不足五尺。如果按秦汉以前尺寸算,那时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三公分,张松身高不足五尺,也就是还不足1.2米,跟个大玩童差不多,确实有点疴碜。而且呢,张松身材矮小不说,还长得头尖鼻塌,牙齿外露,相貌十分猥琐,一个腿长一个退短,走路还一瘸一拐的。你说,换谁看了,第一印象不心生轻蔑厌恶?以貌取人,人之所常。 当初,孙权见庞统,五短身材,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刘备见庞统相貌丑陋,也心中不悦,只打发他去耒阳县做了个县令。曹操也不能免俗,更何况曹操本来对自己的身高就很不满意了,身高七尺,也就一米六左右,张松竟比自己还矮,这样的人能让他干点什么?更何况曹操位居大汉丞相之位已久,群雄尽为他所灭,汉献帝只是个傀儡,在曹魏自己就是天呢,因此曹操看到张松这样的人物,真的是打心眼里不痛快。
张松言语冲撞很伤曹操的自尊。正是蛤蟆虽小,声音却大。张松虽然人物猥琐,但声如洪钟。当曹操看他是西蜀使者,在杨修的极力推举下,碍于面子,就极不情愿地接见他时,他的这个声如洪钟的优点,不但没帮助他,反而让曹操更恼恨恶心。为了显示曹操的国盛兵强,曹操亲点虎卫雄兵五万,布于校场。果然是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面八方,各分队伍;彩旗飏彩,人马腾空。曹操让人带张松来到校场,张松斜着眼看了良久,没有说话。曹操就对张松说:“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张松道:“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 曹操顿时变色,怒目而视。张松全无惧意。杨修在旁边不断给他递眼色。曹操对张松说:“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张松说:“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我太知道了。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正是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曹操本来想在张松面前大显神威,树立自己无敌天下的形象,想着小小的张松看了会颤栗不已,屈膝奉承自己,谁知这小张松不识抬举,竟以洪亮的声音,哪壶不开提哪壶,处处揭曹操的伤疤痛处。曹操不由大怒道:“竖儒怎敢揭吾短处!”喝令左右推出斩之。杨修急谏,荀彧也求情。曹操余怒未息,免了张松死罪,让侍卫乱棒打走了张松。
张松的到来让曹操半生心血白费。张松很有辩才,杨修夸曹操的才能,被张松一一驳斥,杨修辩不过,就将曹操写的一部兵书《孟徳新书》拿给张松看。谁知张松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拿着书只看了一遍,就笑着说:“这哪里是丞相写的兵书啊,分明是战国时期无名氏所写的。”杨修不相信,张松就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皆会暗诵,何为新书?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杨修让他背一下,张松竟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杨修大惊,就告诉了曹操。曹操也很吃惊,恼怒得一把火,竟把自己半生心血给烧了。正是“伤害不大,侮辱性太大了”。曹操花半生心血才写成的兵书,竟被人说成是抄袭,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以我曹操实力,益州算得了什么,有你张松不多,无你张松也不少。”曹操这样想着,就打定了不再留张松。后来杨修被曹操以“鸡肋”之事所杀,其实也有杨修不知好歹,冒然将曹操的《孟徳新书》给张松看的原因在里头。
曹操看不起前来送图的张松,有曹操以貌取人、张松言语冲撞伤他自尊的原因,也有张松恃才自傲、狂妄不羁不知收敛的原因。因此,正是人不可貌象,海水不可斗量,为上者,要想多招揽使用人才,就要虚心接纳,万不可盛气凌人;为下者,要想出人头地,得到当权者的重用,且不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要知道主动权在人家,傲慢自大,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