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在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介绍了今年北京市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灾后重建等方面,今年,北京市交通领域投资额达500亿元。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徐会杰介绍,本市将按照“城市跟着轨道走”的思路,理顺轨道交通与公交、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的关系,让绿色出行网络更通达、更便捷。

一季度投资将完成100亿元

今年,北京市聚焦重点区域发展需要,计划完成道路等交通项目投资500亿元,投资额比去年增加16%。“我们重点安排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灾后重建、畅通微循环等市级重点工程,目前各项工程推进顺利,前两个月已完成投资54个亿,我们将加强调度,全力推进,预计一季度完成100个亿的目标,确保实现‘开门红’。”徐会杰说。

目前本市各续建项目已全面实现复工,正在加快推进。具体来说,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东六环加宽(入地)改造工程总体进度已接近90%,将按计划于今年具备通车条件;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引桥及主桥的下部结构基本完成,计划于今年9月底实现完工,届时,河北大厂进京距离将缩短20公里,行驶时间缩短半小时;通马路、环球影城北2个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均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也计划于今年完工,将为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及周边城市客流提供综合体验式服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国道109新线高速进度已超九成,计划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承平高速已于2023年底实现主体工程开工,目前工程进度约15%,控制性工程已全部进场施工。此外,丰台站、朝阳站2个交通枢纽进度均已达到80%,计划今年完工,届时将实现火车站与本市交通系统高效便捷的客流集散。

城市路网建设方面,回天计划的重要项目北清路快速化提级工程,目前项目总体进度约60%,正在进行京藏立交、京新立交节点桥梁及主路主桥等施工。京密快速路工程总体进度超过60%,正在进行高架桥梁结构施工,两个项目均计划于今年完工。

3条(段)轨道交通线路今年开通

轨道交通也是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领域。“每年都有新地铁通车”,这是政府对市民的承诺。按照建设计划,今年北京将开通地铁3号线一期(东风—东四十条)、12号线(东风—四季青)、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3条(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45.3公里,届时路网总里程将达880公里,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这几条地铁新线均将在区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3号线和12号线将填补朝阳东坝地区的轨道交通空白,方便居民出行;3号线还与铁路北京朝阳站接驳,实现机场、火车站“七站两场”地铁全覆盖;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的开通可方便昌平线乘客直达北三环区域。

此外,3号线和12号线分别在工人体育场站和西坝河站与17号线北段形成换乘,提升17号线北段的客流吸引力。同时,3号线与6号线青年路—朝阳门区段、12号线与10号线北段平行且距离较近,预计可缓解6号线东段和10号线北段的局部客流压力;昌平线实现蓟门桥站后折返,提升本线运力,缓解运力运量矛盾和沙河等站站外限流和站台滞留排队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今年本市还将持续优化提升既有轨道线网,增开运营车站和出入口。今年将开通昌平线南延朱房北站,以及亦庄线亦庄火车站站B口和C口、大兴线新宫站D口、14号线阜通站A2口、昌平线南延学院桥站D2口。推动国贸站新增换乘通道改造、安定门增设出入口等工程。加强首都机场线服务城市通勤功能,开工建设望京南站。

开通通医、通游公交线路50条

随着轨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市民对轨道交通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在访谈中,徐会杰认为北京应推动“城市跟着轨道走”,引导土地、城市功能等要素向轨道交通车站及沿线集聚发展,推动各种交通方式围绕轨道交通优化布局、做好衔接,引导形成“鱼骨状”交通结构,加快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多种出行方式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

那么,公交、慢行等其他交通方式如何围绕轨道来优化布局?徐会杰表示,目前,北京正在抓紧推进既有轨道线网的优化提升工作,充分发挥好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加快推进丰台站、霍营枢纽、丽泽航站楼等轨道微中心建设,促进地铁车站与城市融合发展。

“地面公交、慢行系统、停车等都要围绕轨道优化布局和服务。公交重点围绕轨道优化调整线路和站点,增开社区微循环线路。共享单车在轨道站点、居民小区增加停放点,做好‘最后一公里’接驳。通过综合施策,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绿色出行的服务品质。”徐会杰说。

具体来说,今年继续推进公交和地铁两网融合,削减与轨道重复的长大线路和自身低效线路30条,优化合并30条;加密微循环线,增加连接轨道车站和社区的微循环公交线路不少于30条;在轨道覆盖不到的郊区与中心城客流走廊,和轨道客运强度大需分担压力的客流走廊,增加公交干线,协同服务中长距离通勤、通学出行。在出行需求集中区域开通通医、通游线路50条,轨道车站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提升到8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重点

推进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落地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在交通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交通委主任徐会杰介绍,今年北京要加快推动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落地,这也是实现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在各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预计到今年6月份,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面积将扩展到600平方公里,在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场景开展自动驾驶应用。

“3月初,我们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边,开通试运行了自动驾驶接驳服务,两条循环线路为市民提供了高科技体验,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年底前还将在机场、火车站、公路货运等区域和行业内测试自动驾驶应用,逐步丰富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徐会杰透露。

此外,本市还将提高信号灯智慧调度水平。通过智能技术让信号灯更智慧、更人性化,今年,交通部门要对1500多处的老旧信号灯进行升级改造,新增1000处联网信号灯,通过升级改造,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同时,北京市还将进一步推广智慧公交、智慧地铁、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落地。比如,在智慧停车方面,继续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聚焦经营性备案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楼宇三类有偿错时共享潜力场景,推动有偿错时共享工作增加供给。力争今年中心城区将新建停车位1.5万个、新增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1万个。

在信息发布方面,加快推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场信息与MaaS平台、“北京交通”APP对接共享,方便居民及时获取相关资讯。指导企业按照市场化方式建设有偿错时共享停车服务平台,开展按次、天、周共享预约试点,推动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利用率提升。

(北京青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