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得长,不出错

三国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出现了司马懿,这个最大的BUG。曹、孙、刘,外加早期的汉献帝,四家折腾得一地鸡毛,哪料最终摘桃子的人,却是司马懿的后代。

许多人都说,这证明“活得长”才是硬道理。但笔者却认为还要加上一句,那就是:活得长,不出错或极少出错,才能熬成“王”。因为只强调活得长,太过片面了。

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寿命不亚于司马懿。以至于曹叡死前,本想托孤给他,结果他却关键时刻掉链子,给推却了。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曹家天下,被司马家夺走。显然,曹宇活得再长也等于死了,他在最不该出错的时候,出了大错。

孙权活得也不亚于司马懿,非但没能趁曹操和刘备死后,来一波平推三国,反而还在晚年搞得东吴鸡飞狗跳,什么逼死陆逊啥的,等于活成了“祸害”。

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显然司马懿除了活得长外,还有一个极易被人们忽略的“不出错”的特征在起作用。因此司马懿这才能熬死曹操、曹丕、曹叡,最终在七十二岁时,用一个高平陵事件推倒了曹爽,拉开了三分归晋的大幕。

那么曹操、曹丕和曹叡,是否看出了司马懿会作妖?很难说!曹操似乎看出来了,他说:司马懿鹰顾狼视,一看就非善类,迟早会图谋咱曹家基业。但曹操却没有杀,而是留给了曹丕。

曹操为何不杀?只能推测,大概有三个原因。其一,曹操晚年杀得门阀太多了,荀彧、杨修、崔琰等,再杀下去极有可能崩盘。其二,曹丕阻止,司马懿是曹丕关系铁,是曹丕的左膀右臂,曹操只能提醒。其三,史册造神,为了凸显司马懿的不凡,硬拉着曹操配合,虚构出一段来。

总之吧,曹操最终没杀司马懿!曹丕登基后就更不会杀了,并在死前,让司马懿成为了四大托孤重臣之一,当成宝贝一样,留给了曹叡。

随后是曹叡登基,按理说“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司马懿,应能嘚瑟起来了。哪料司马懿却怕曹叡怕得要命,以至于在曹叡晚期,一味沉迷酒色时,司马懿却反而比之前还要惧怕,那么这是咋回事?大致有三个原因。

三、曹家权谋集大成者:曹叡

曹丕之所以让曹真、曹休、司马懿和陈群,这四位当托孤重臣,显然是担心曹叡镇不住台。毕竟曹叡登基时才二十二岁左右。不过曹丕多虑了。因为曹叡的权谋远超过他,堪称:曹家权谋集大成者,登基后不久就玩一样,把权力集中在了自己手中。

据《三国志》载:曹叡由于“口吃少言”,意思就是曹叡说话有点结巴,所以登基后不愿意接见群臣,仿佛怕露了怯一般。这一下搞得众多臣子都有点懵,而四位托孤重臣也是这待遇。

但哪料就在这时,突然曹叡却甩开四位托孤重臣,直接点了刘晔:来跟我谈谈来。至于理由则更是离谱,曹叡表示:刘晔说话的声音悦耳。结果当刘晔跟曹叡交谈完毕后,面对同僚的探问,刘晔直接回了一句: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意思很简单,跟秦皇汉武一样的雄才大略,只不过才能稍微差一点罢了。

果然,刘晔说得没错,曹叡很快就出手了!由于东吴的孙权,欺负曹叡年轻,兵发江夏想要伐魏。曹叡便一指曹休:走您,托孤重臣就要担负起社稷重任。还有司马懿,封你为镇南将军,也去荆州防范孙权。

至于曹真,则谁都知道,被派去抵御诸葛亮北伐去了。一下子,四大托孤重臣,三位离开了京城,只剩下最弱的陈群,还如何能翻起浪花来?就这样,四大托孤重臣的权力,全打包回到曹叡手中了。

所谓: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敢问,曹叡这种操作,曹丕活着时可有?没有吧。就算是曹操,也没有过——当然,这跟曹操不是皇上,必须自己亲自带队有关。

曹叡年仅二十多岁,就能玩出这等手段,足见其厉害了!须知,司马懿是何等人精,岂能看不懂这些?因此司马懿当时,啥话也不敢说——我还托孤重臣?对不起,我不姓曹,还是当个乖宝宝,不出错,就阿弥陀佛了!

这就是司马懿为何那么怕曹叡的第一个原因,曹叡足够优秀,足以震慑群臣,非但不受托孤重臣的掣肘,反而还把四大托孤重臣玩弄股掌之间。

三、曹操早就给出了答案

皆知三国后期,曹魏和蜀汉的矛盾才是重点。诸葛亮七年时间,一口气发动了五次北伐(六出祁山)。当曹真死后,司马懿就成了唯一可抵挡诸葛亮的人选了。

随着诸葛亮星落五丈原,蜀汉消停了下来。这一下子可让登基后,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曹叡,瞬间有了底气开始玩命放飞自我。什么大兴土木,给自己造宫殿,广选美女,充斥后宫,一度后宫佳丽过万。

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曹叡就开始沉迷酒色,天天“接着奏乐接着舞”,可司马懿非但没因曹叡“放飞自我”而松一口气,反而更怕曹叡了,这是为何?就四个字:功高盖主——这就是第二个原因!

司马懿知道曹叡的手段,如今自己功高盖主,处于“飞鸟尽弓箭藏”的边缘,若一个不小心出了错,别看曹叡沉迷酒色,却依旧大权在握,掌控着朝局,必会知道,反手就会举起鬼头刀。

所以司马懿只能更加小心谨慎了。让交兵权就交,让养老去就养老,让统兵出征辽东立马就表示:别看我六十多了,但依然是皇上大哥你手中,最听话、最好用的板砖……

那么第三个原因是啥?还记得曹操评价司马懿“鹰顾狼视”吗?其实,曹操也曾评价过曹叡。据《魏略》记载:帝生数岁而有歧嶷之姿,武皇帝(曹操)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

意思很简单,在曹叡还小的时候,曹操就看出来,我这宝贝大孙子,必有大出息和造化,因此说道:曹叡就是我老曹家的第三世!

换句话说就是,曹丕能接班,真要感谢曹叡。毕竟曹操一直不看好他,只因欣赏曹叡,认定曹叡是老曹家的希望,这才否定了曹植,传位给曹丕!

司马懿背着一个“鹰顾狼视”的评价,就够胆战心惊了,再加上曹操如此看好曹叡,自然在曹叡活着时,司马懿就不敢露出一点尾巴来,哪怕曹叡晚期都沉迷酒色了,也照样怕得要命,毕竟万一这是曹叡的“伪装”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