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品牌带着带动集团向新能源方向转型的使命于2020年成立。然而,四年过去了,智己品牌不仅未能承担起这份责任,而且还陷入了自身难保的尴尬境地。

2022年智己首款车型L7上市,但新车上市后销量就惨遭扑街,全年以不到5千辆的累计销量 草草收场。之后又推出了智己LS7这款新车,但智己销量仍未得以改善。直至智己LS6上市,智己汽车的销量才开始出现较大转折。

2023年10月智己LS6上市,当月销量就达到了3627辆,11月、12月销量则攀升至8158辆、9878辆,登顶“中大型纯电SUV”销量第一。在智己LS6的加持下,智己2023年销量也达到了3.8万辆,虽然相比造车新势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相比2022年已实现了“质”的飞跃。

然而,就在业界纷纷看好智己要“起飞”了之时,智己却来了“急刹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今年1月份智己销量不足5千辆,2月份销量更是下滑至1千多辆。不得不说,短短几个月内,智己汽车的销量经历了“过山车”。

除此之外,作为智己的销量担当,智己LS6上市仅两个来月,就因质量问题遭到消费者的大量投诉。主要问题集中在影音系统失灵、雷达不报警、主界面不显示车辆信息、空调失灵等等。

面对车主的大量投诉,智己CEO刘涛1月3日在微博上公开致歉称:“近期部分车辆出现显示屏信息和倒车提示音缺失的问题,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和麻烦,谨代表智己汽车向用户们深表歉意”。智己IMOS负责人等也都公开做出道歉。

而消费者似乎并未因智己高层的道歉而选择“原谅”智己,而是开始对智己“高端、智能”的品牌定位开始质疑。毕竟对于一款二三十万的车辆,这样的“低级”质量问题不应该出现,更何况智己此前一直在强调智能化。今年以来智己销量大幅下滑,其实就是人们对该品牌逐渐失去信心的一个“信号”。

此前智己LS6销量之所以能经历了短暂的销量大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售价的下探。要知道,此前上市的智己L7及LS7的售价均在30万元以上,而智己LS6售价直接下探至21万元起。远低于同级产品的售价,使得智己LS6暂时收获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信任。但随着其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人们开始看清了其产品品质,进而出现了智己LS6在消费者关注热度“骤降”的一幕。

眼看上市还不到半年的智己LS6或将走向失败,智己又将翻盘的机会放在改款智己L7身上。2月24日,新款智己L7正式上市,29.99万元的起售价相比此前的33.88万元,低了6万多元。但智己L7此前质量问题频出,而且销量一直非常惨淡,导致其知名度非常低,即便新款车型增配减价,但想挽回市场信任也并非易事。

从智己LS6售价的下探,再到新款智己L7的减价,不得不说,为了销量,智己汽车不得不从最为直接的“价格”方面做出调整。但即便这样,智己想要完成今年12万辆的销量目标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毕竟,销量主力智己LS6逐渐“降温”,而新款智己L7又前途未卜,开年就出师不利的智己手中几乎已无“牌”可打。

此外,随着华为智选车型问界系列的大卖,小鹏智驾也超预期开城、比亚迪也借助腾势解锁了自己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百度联合吉利推出了智驾车型,车企们几乎都开启了智驾落地实测。而在这种情况下,有着“智驾卷王”之称的智己LS6却“哑火”了,在智驾方面没有了太多的优势,销量也惨遭滑铁卢,这也进一步导致智己汽车陷入瓶颈。

写在最后

虽然近期获得80亿元的B轮股权融资,可以给智己拿来“续命”。但迟迟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再加上新车质量问题频出,导致品牌口碑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智己很可能出现“败光”80个亿也难成“气候”的局面。迟迟拿不出成绩的智己汽车团队,又何以面对上汽集团高层。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