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业绩难以服众,却又要管理一只新基金,鹏华基金经理闫思倩近日遭受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据了解,闫思倩曾在工银瑞信基金管理过公募基金,后加入鹏华基金,虽然她在工银瑞信工作期间有过较好业绩表现,但来到鹏华之后,暂未给投资者创造较好业绩。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闫思倩目前管理的所有基金任职回报均为负,其中,鹏华新能源汽车近两年亏损超过40%。一些投资者在社交网络对其管理的业绩表达了不满,而更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其即将管理一只新基金。

新发基金备受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鹏华基金旗下正在募集的鹏华科技驱动是一只采用发起式运作的混合型基金,该只基金从5月28日起开始募集,截止日为8月27日,拟任基金经理为闫思倩,募集上限为40亿元。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采用发起式运作的新基金首募规模要求相比普通基金低很多,今年权益类基金销售业绩不理想,这也是一个保新基金成立的操作。

根据招募说明书,鹏华科技驱动是一只典型的科技主题基金,主要投资科技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该基金对科技主题公司的界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投资于基金界定的科技主题相关股票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根据拟任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其他基金重仓数据,重仓板块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领域。这与上述新发基金的投资范围有重合之处。

资料显示,闫思倩有着1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华创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和工银瑞信基金就职,2022年1月加入鹏华基金,在加入鹏华基金之前,她曾管理过两只公募基金,其中,工银新能源汽车A任职回报超过300%。主要原因是重仓新能源板块获得不俗业绩,也被投资者熟知。

在加入鹏华基金之后,闫思倩依旧选择重仓新能源赛道,但未带来回报,甚至出现了较大亏损。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其目前管理的4只基金任职回报均为负,其中,鹏华新能源汽车在其任职期间的亏损超过40%,鹏华创新未来亏损超过30%,鹏华碳中和主题和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亏损均超过20%。

“就这个业绩还发新基金?”一位基民在某基金代销平台上如是评价。鹏华基金拟让闫思倩管理新基金鹏华科技驱动的做法令一些投资者感到不满。有大V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有点看不懂鹏华基金的操作,“基金都亏麻了,这哪里来的勇气发新产品呢?”

新能源陷入调整

根据过往数据,新能源主题基金的大涨始于2020年,有不少名称中带有“新能源”的主题基金在这一年业绩大放异彩,2021年依旧延续着强势上涨表现。但在2022年和2023年,新能源上下游赛道陷入调整,相关主题基金均受到不同程度回撤。

从今年基金发行的情况来看,已发行的基金中没有一只名称中带有“新能源”或“能源”字样,名字中与新能源汽车搭边的仅有1只“汽车零部件”指数基金,而正在发行和等待发行的基金中,也暂未有名称带有“新能源”的产品。

曾经大火的主题基金,如今却因业绩大幅回撤而无人问津,这似乎也可以说明,为何谈及“新能源”三个字就会激起基民的强烈情绪。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新能源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导致利润率整体下滑。“行业主题基金的收益更多还是依赖行业的周期性和成长性,个别基金经理能做出超额收益的空间比较小,难度也比较大。因此,行业主题基金收益回暖更倾向于行业宏观环境的改善”。

目前新能源赛道尚未开始回暖,闫思倩管理的新能源主题基金收益也暂未反弹,此时让其管理新基金无疑给基民带来了许多担忧。

有基民表示,虽然股票市场稍微好转,但还是要考虑清楚再选择。还有基民认为,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与这类高风险基金不匹配还是不要碰。

头部公司之困

鹏华基金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98年,截至今年3月末,共管理314只公募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合计8613.5亿元。鹏华基金是最早一批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也被业内俗称为“老十家”,若按照公募规模排名,该公司属于大型公募行列。

前几年,公募基金圈掀起了一波“造星运动”,众多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基金被从幕后推向台前。鹏华基金曾经也抓住了一波大消费赛道的白酒行情,吸引了一波基民的注意。昔日知名基金经理王宗合曾管理的鹏华消费优选赢得了众多基民的青睐,随后其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鹏华创新未来在募集阶段就吸引了众多资金,王宗合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也开始大幅攀升,最高时曾达到500多亿元。

然而,股票市场很快陷入调整,在新能源、新消费和医药赛道的行情退去后,王宗合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和规模遭遇双降。在一片质疑声中,鹏华基金副总经理王宗合因个人身体原因于今年2月6日离任。其中,鹏华创新未来被闫思倩接管,该产品目前在其管理期间亏损超过30%。

受股票市场不佳影响,鹏华基金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业绩遭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出现了大幅下滑,自2021年最高的1644.77亿元下滑至950亿元附近。对于发行新产品遭受基民质疑,以及产品业绩不佳等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鹏华基金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有回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