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估计很多人最喜欢的就是蜀国了,蜀国君臣基本代表了天下人的理想主义,大家都希望他们能真的做到匡扶汉室,北定中原。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蜀汉成为了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令人神伤。
       而在大家伤感于蜀汉的灭亡时,却也非常疑惑,因为立下灭蜀之功的最大功臣邓艾,为何背上“造反”骂名?那么邓艾“造反”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真想割据蜀汉,自立为王吗?


       邓艾灭蜀
       蜀汉末年,宦官黄皓当道,令人敢怒不敢言,就连身为大将军的姜维,也对此无可奈何,并且为了避祸,姜维被迫带着军队去往了沓中。蜀汉朝堂的君臣失和被司马昭看在了眼里,于是司马昭力排众议,准备出兵伐蜀!
       司马昭分兵三路,分别由邓艾、诸葛绪、钟会三人统兵,其中邓艾和诸葛绪两支军队去围堵姜维,钟会率军进攻汉中,邓艾和诸葛绪并没有抓住姜维,不过钟会倒是成功夺取汉中。姜维见汉中被魏军攻破,只能退守剑阁,以此阻挡魏军。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钟会大军迟迟不能前进,差点有了退兵的打算。就在这个时候,邓艾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走阴平小道入蜀!


       当年的阴平小道乃是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基本都是当地人才会走,无法允许大军通行。但是邓艾为了完成不世之功,决定赌一把,最终邓艾大军遇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功杀进蜀汉腹地,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当时的蜀汉大军,基本都被带去了剑阁阻挡钟会,内部没有多少军队,但是刘禅还是打算拼命一下,于是他让诸葛瞻率军出战邓艾,结果这个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不敌邓艾,被打得大败,殒命战场,算是为蜀汉尽忠了!见成都平原最后一支军队都被消灭了,刘禅没了办法,只能宣布投降。于是,邓艾以极小的成本拿下了蜀汉,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
       邓艾“谋反”
       灭亡蜀汉,邓艾居首功!但是他的功劳却遭到了钟会的妒忌,因为钟会率领大军在和姜维正面对抗,结果邓艾从侧面杀入了蜀汉,抢夺了胜利果实,所以钟会很不爽,于是他准备弹劾邓艾,说邓艾对魏国不忠!恰好当时邓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犯了大忌讳,于是司马昭认定,邓艾准备谋反,宣布将邓艾抓起来,押回洛阳!那么邓艾到底干了什么?竟然让司马昭认定他确实想要谋反呢?


       事实上,邓艾之所以背上“造反”骂名,主要做错了这么两件事。
       一、擅自封赏蜀汉君臣。邓艾在攻下成都后,为安民心,直接对蜀汉降臣大肆封赏,这令司马昭非常不爽,因为这不合礼制!要封赏,也得是魏国朝堂决定,小小邓艾凭啥封赏?再说了,你邓艾把蜀汉君臣的人心都收买了,司马昭又去收买谁呢?
       二、建议趁机攻灭东吴。在攻灭蜀汉后,邓艾向司马昭献计,就地练兵,准备攻灭东吴。这又犯了司马昭的忌讳,因为当时的司马昭正忙着篡夺魏国呢,根本没有心思去进攻吴国,在司马昭看来,邓艾这就是没事找事,提了不该提的建议!


       这两件事发生后,司马昭命手下的心腹找到邓艾,告诫邓艾老老实实听命令行事就可以了,别瞎想,但是邓艾似乎没有听懂,继续上书劝谏司马昭,终于惹怒了司马昭。再加上钟会在一旁煽风点火,说邓艾想谋反,司马昭趁机下令,直接把邓艾这个刺头给拿下了!而当邓艾被抓时,他竟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
       《魏氏春秋》:艾仰天叹曰:“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
       可以看到,邓艾本身是没想谋反的,但是他多次忤逆司马昭的意思,且钟会一直在一旁污蔑他,所以最终他被安上了“造反”的罪名,于返回洛阳途中被人刺杀!


       结语
       邓艾立下灭蜀之功,结果却背上了“造反”的罪名,这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邓艾不怎么会做人,忤逆了司马昭的意思,做出了不符合他那个身份的事,二是钟会在陷害邓艾。实际上邓艾对魏国还是比较忠心的,他压根儿就没想过造反,这是一起冤案!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魏氏春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