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的忠臣和奸臣,仅从脸谱上大家就可以一目了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忠臣和奸臣,却不是那么好区分。像宋朝岳飞和明朝于谦那样的大英雄,一生为国,舍死忘生披肝沥胆,襟怀可对天日,忠心耿耿有口皆碑,自然让人无话可说。但也有很多人,大忠似奸,大奸似忠,一生既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是非善恶一言难尽,他们是忠臣还是奸臣,往往让人难以定论。

明朝灭亡后,崇祯皇帝以身殉国,而原来明朝的大臣们,也到了决定一生命运的时刻。是选择继续忠于大明,与强大的清朝死磕到底,还是避害趋利,背弃故国投降清朝,成了每个大臣都要做的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好在崇祯死后,明朝的福王朱由崧又在南京建立南明,明朝复兴有有了希望,于是原来的很多忠于大明的大臣跑到南京,成为南明朝廷的一员。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明朝的一线人才,如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吴三桂等,要么已经战死,要么已经降清,致使南明的文臣武将中,官吏的水平档次,比之崇祯时代,明显下降一个台阶,德才兼备者严重匮乏。甚至于十几年前魏忠贤的阉臣余孽,在崇祯时期已经被打入冷宫多年,此时也神气活现地重新复出,位居朝廷重臣之列。很多有重大污点和缺陷的大臣,都被弘光帝视为左膀右臂。

南明的首辅大学士马士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马士英在崇祯三年时,担任过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等职位,但不久就因为贪墨公款,遭到弹劾,丢官罢职。此人醉心于功名利禄,治国理政才干平平,投机钻营往上爬,却是个高手。南明朝廷成立时,马士英瞅准时机,联合一帮军阀,千方百计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成为拥立新皇登基的首位功臣。

朱由崧登基后,作为回报,自然把南明首辅大学士的要职给了马士英。马士英从前明的一个撤职官吏,摇身一变成了新朝宰相,一时间得意忘形。马士英在任上大肆任用自己亲支近派,阉臣余孽阮大钺等奸邪之辈,都通过讨好马士英,得以身居高位,而一心为国的忠臣史可法等人,则受到孤立排挤。为了中饱私囊,马士英等人甚至卖官鬻爵,营私舞弊,南明朝廷一时间乌烟瘴气。 很快,清兵大军南下,兵锋直指南京。南明朝廷一下子露出草台班子的真面目,根本未进行任何有效抵抗反击,就一哄而散,一大批官吏二话不说投降了清军。马士英的心腹阮大钺,也投靠了清朝。而被视为奸相的马士英,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气节,不肯叛明降清,而是选择南下继续坚持抗清。当时南明形势已经朝不保夕,但马士英却心如铁石,宁可跟着反清义军在大山里啃草根,也没有背叛明朝。

南京被攻破后,豫亲王多铎抓住了南明户部主事黄端伯。黄端伯虽是一介儒生,却有一把硬骨头,抱定必死之心,决不投降。《鹿樵纪闻》记载,多铎审问他时,还专门问他:“马士英是忠臣是奸臣?”黄端伯答道:“他自然是忠臣。”多铎在北方都听说过马士英的恶名,很是好奇,问道:“马士英这种人也算忠臣?”黄端伯答道:“只要不投降,就是忠臣!”他指着那些投降的明朝官吏说:“他们才是奸臣!”

后来,马士英兵败被俘,仍然宁死不屈,清兵恼恨不已,竟然对他处以残酷的剥皮填草之刑。马士英虽为国献身而死,但他生前的诸多劣迹,使得他并未获得明朝人的认可。特别是曾经受过他排挤打击的东林学派人士,居然编了一副对联,把马士英和奸臣周延儒一起痛骂一顿:“周延儒字玉绳,先赐玉,后赐绳;绳系玉绳之颈,执怜狐狗之躯。马士英字瑶草,生怀瑶,死怀草;草装瑶草之皮,群笑犬羊之鞟”。

马士英到底是忠是奸?小编以为,明朝国难当头之际,大臣的立场和气节是第一位的。马士英虽然有过诸多不法之事,但在生死之际,能面对屠刀凛然不惧,舍生忘死保全气节,确实无负忠臣之名。东林人士对他的毁骂实属不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