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是一场公益晚会,赞助单位可以用“全明星”来形容,晚会以“公平守正安心消费”为主题,关注消费领域的违法侵权现象,倡导用诚信之力,筑牢消费之基,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目的是唤醒了消费者的权益意识,成为规范市场秩序、传播国家法规政策的强大平台。

但看完最近几年的晚会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为何节目组爆料的某些问题产品之前没有被报道过,以2022年的土坑酸菜为例,视频肯定是晚会之前很久就拍摄好了,记者也肯定进行了严密的调查才确定制作过程是不卫生的,然后才决定的上报节目组进行曝光。

事情曝光后引起了广大的关注,根据晚会的爆料,相关部门迅速开展了排查,涉及的品牌对某些口味的泡面进行下架,类似产品的制造商也火速澄清,说那只是个别商家的个人行为,不要上升到对整个行业的诋毁,还有人说制作过程从来都是这样,不必大惊小怪。

从各方对事件的反应来看,他们在晚会之前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这个视频应该是被隐藏得很好。换句话说就是爆料记者、晚会的制作单位早就知道某产品有问题,但他们既没有向有关单位举报违规内容,也没有对其他人进行提醒,就静静的看着其他人又吃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土坑酸菜。

从爆料记者的角度来看,他有自己的衡量,他好不容易发现这么大的一个料,肯定是希望在一个关注度最高的平台和时间曝光出来,对自己还是对事情本身都有利。

但是作为晚会的单位,尤其是他的全明星赞助单位,对违规现象藏着掖着,直到315这一天才放出来,就让人不能理解了,收视率真得比被提前告知他人更重要吗?

当然315晚会曝光的内容有很多,有些对及时性没有高要求,比如用养殖的代替野生的,未对用户告知就自动扣费,产品的分量不足,弹窗广告等等。

它们不直接危害身体健康,有些甚至可以在事后补救回来,比如让商家把违规收的钱退回了,类似土坑酸菜这种已经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事情真的有必要藏到315这一天才爆出来吗?

有一档很出名的节目叫《焦点访谈》,十多年前聚焦的就是类似的问题,这个节目有个特点,就是他发现问题后会一直跟踪,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然后才会制作成一期节目播出,观众看到的时候违规行为基本上都在整改,或者已经整改完毕。

而现在的晚会,类似土坑酸菜的问题,竟然是拖到315晚会这一天才爆出来,监管部门是看到晚会内容才行动起来的,新闻的爆炸性固然重要,但是也总要有个优先级吧。

315晚会不是春节联欢晚会,不需要把所有攒劲的“节目”都留在这一天放出来,早放出来一天,就会少一大批受害者。

作为一个合格的315晚会,晚会上的爆料的产品如果有任何一下在晚会之前没有被普通人看到,那这档节目组的制作人就是失职的,因为这说明节目组知道某些产品有问题,但是出于某些目的,选择了沉默。

如果和产品相关的部门是看到晚会后才开始对某产品开展的行动,那这个节目组就是失职的,因为节目组明知道某些行为是违规行为,却没有提前向有关部门举报。如果举报了,问题和处理进度可能会同时出现在晚会上。

晚会需要收视率,需要关注度,315晚会的目的是发现并曝光问题,但315晚会终极目的是为了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而不是凑到一起拼个高关注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