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亭书院:朱子终老地,哲思越古今
半月谈记者 张华迎
史学大师钱穆曾断言:“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考亭书院是朱熹(被尊称为朱子)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也是他的终老之地。这位南宋理学家在此承续道统、规范祭祀、著书立说、讲学授徒,构建了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形成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在中国思想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薪火相传八百余载。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定期举办“考亭论坛”,致力于传承“考亭学派”,弘扬朱子文化。
朱子毕生所愿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阳溪畔、玉枕山上,矗立着一处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群。走进这处建筑群,一座明嘉靖十年(1531年)修建的“考亭书院”牌坊映入眼帘。考亭书院初名竹林精舍,是朱子晚年居住、讲学与终老之地。
绍熙五年(1194年),因来学者益众,朱子便对竹林精舍进行扩建,后更名为沧洲精舍。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在朱子逝世44年后,宋理宗为褒扬朱子,诏改沧洲精舍为考亭书院,并赐“考亭书院”匾额。此后,考亭书院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朱子毕生都在致力于书院的兴建与修复,他在闽北亲自创办了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武夷精舍、沧洲精舍4所书院。”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祝熹说,选择在考亭筑舍,一方面是朱子为实现其父生前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因为考亭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的秀美景色使人身心俱静,是著书传道的极佳环境。
图为考亭书院。黄杰敏 摄
中国朱子学会顾问朱清说,考亭地势宽阔,交通便利,距建阳城仅3公里。闽北是毛竹之乡,纸业兴盛,建阳辖内永忠里(今麻沙镇)、崇化里(今书坊乡)一带雕版刻印起兴,图书出版交易热络。“(建阳)版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至”,给文人著述、教材编撰及学术交流、学说传播提供了极大利好。
“考亭学派”彪炳史册
从南宋绍熙三年(1192)至庆元六年(1200)前后约8年,朱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考亭讲学和著述。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孟子要略》《周易参同契考异》《太极通书义》《楚辞集注》等著述,并对《四书章句集注》做了最后的修订刻印,把理学发展至新的高峰。
朱子定居考亭后,曾先后就学于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武夷精舍的蔡元定、黄榦、叶味道、蔡沉等一大批门人弟子,纷纷聚集到考亭。在考亭,他们研经读史,探讨社会人生,寻找济世良方,穷究理学奥秘,开展学术活动,形成了闻名中外的“考亭学派”。考亭书院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
“以当时的规模而言,考亭书院远不能与北宋的四大书院相比,但若以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而论,考亭书院足以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座书院相提并论。”朱清认为,考亭书院不仅是朱子理学集大成和“考亭学派”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也是当时中国理学的研究中心,有力带动理学和书院在各地的兴盛及整个中国文化教育的空前发展。
受朱子的影响,其门人弟子在学成返回家乡之后,也纷纷创建书院,从而将南宋时期的书院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福州理工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方彦寿说,这些书院,在内容与形式上,与朱子的武夷精舍、考亭书院都有一脉相承之处。
祝熹介绍,“考亭学派”在南宋末年成为显学,而后远播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明末清初,由西方传教士介绍到西方,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说。
先贤哲思启迪当代
进入新时代,考亭书院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再现蓬勃生机。
2019年秋,考亭书院重建工程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重建后的考亭书院占地总面积300亩,建筑设施以道原堂、集成殿、太极广场和庆云楼为主体,分别发挥讲学、祭祀、藏书等功能;配套建设了由明理苑、劝学苑、博学苑组成的观书园。
每年正月,考亭书院的集成殿前,总有一场关于“敬拜朱子新春祈福”的活动。在鼓乐声中,不少身着汉服的市民、游客,自发地向殿内的朱子像敬献桂枝。活动负责人、南平一中教师范成忠介绍:“不仅仅是春节,在端午、七夕、教师节、中秋等节假日,我们溯源传统,以汉服为载体,紧扣朱子文化的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沿着朱子的足迹,踏访朱子文化遗存,感受朱子及其弟子间的师生情谊;坐在考亭书院的学堂里,聆听关于朱子的讲座,体悟古人的哲思……祝熹说,随着一个个研学营、一场场研讨交流活动的举办,一个可亲可敬的朱子形象穿越而来,一批朱子文化新习俗也逐步走近寻常百姓家。
2021年起,福建省和南平市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定期举办“考亭论坛”,吸引中外学者纷至沓来。“朱子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杰人呼吁,要充分调动全国各地相关学者资源,助力考亭书院建设,通过书院这一平台,更好地传承弘扬朱子文化。
格物穷理,致知力行。南平将继续梳理辖域内书院遗迹保护情况及各古书院精神内涵,并强化考亭书院核心区建设、延续朱子理学文脉。同时,因地制宜复兴一批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古书院,重塑现代书院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