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国际能源署17日发布的第二份关于关键矿物市场的年度评估报告警告说,一些对绿色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矿物生产价格暴跌可能导致投资不足,未来或有供应短缺风险。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说,制造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等清洁能源技术产品的关键矿物价格已跌回新冠疫情暴发前水平,原因是供应已经跟上乃至超过市场需求。虽然价格回落对消费者是好事,但可能会劝退投资者,导致未来产量无法满足全球市场对这类矿物越来越大的“胃口”,特别是许多国家正计划在10年内逐步淘汰燃油发动机。

  4月23日,人们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参观一款光伏设备。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按照各国设定的减排目标,到2035年,目前已公布的矿产开采项目产能将仅能满足70%的铜需求和50%的锂需求,这两种矿物是制造电动汽车的必要原材料。

  该机构预测,到2040年,铜、锂、镍、钴、石墨、稀土等能源转型关键矿物的市场总额将比现在翻一番有余,达到7700亿美元。报告说,在2023年,相关矿业开采项目投资增长了10%、勘探项目支出增长了15%,增速“健康”但低于2022年。

  “确保关键矿物获得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对实现顺利、价格可负担的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声明中说。

  国际能源署于1974年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最初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应对石油危机设立的政府间组织,现有31个成员国。这一机构最初宗旨是协调成员间能源政策、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现主要就全球能源事务提供政策建议、分析和数据。(沈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