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悠久历史,有不少名门将相一直被后人称赞,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位。大家都知道,霍去病是年少成才,虽然只在人间停留了短短的二十四载,但是他留下了许多传奇、引用的故事。提起汉朝,没有人能绕过霍去病。17岁便能一战封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做到的也只有霍去病一人而已。后来的不少将士也以他为榜样,将“封狼居胥”当作毕生的志向。年少时便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霍去病一路走来创造了太多的神话和传奇,以至于在人们心中,他的形象无比的光辉。但是人无完人,霍去病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一时间被人们诟病。原来他出征时带着几十车的肉,但是霍去病宁愿将这些肉放到馊了、臭了,也不愿将肉拿出来与士兵分享。这是为什么呢?后来不少史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称,霍去病的手段十分高明。


年少成名,但留下坏名声,霍去病不甚在意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霍去病的描述颇多,其中有这样一段。霍去病在军事方面天赋异禀,仅仅17岁便能够跟着卫青大将军征讨漠北,并拿回了不菲的战功。当时的战况比较胶着,大将军卫青思虑的事情过多,一时间竟然无法拿出速战速决的法子。就在这时,霍去病独自带领八百精兵扫荡漠北,并获得了两次胜利。经过霍去病这么一折腾,胶着的战况立刻明朗了起来,西汉凭借着霍去病带来的优势乘胜追击,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而17岁的霍去病也因此一战成名,被大家记在了心里。

到了19岁,霍去病更加英勇无敌,用一场“闪电战”拿下了匈奴引以为傲的祁连山。正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霍去病再次名声大噪。但是在霍去病的从战生涯中,他始终因为一个缺点而被人议论纷纷,那就是不体恤士兵。但是霍去病本人对这些议论从不在意,甚至在下一次领兵作战更加猖狂,丝毫没有想要悔改的意思。

带肉出征,将其放臭也不分给士兵吃

霍去病短暂的一生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便是他宁愿将汉武帝赏赐的几十车肉放臭了,也不将肉分给士兵们享用。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霍去病出身贵族,不懂得体恤下属和士兵造成的。《史记》中还举出了有力的证据,说在每次准备讨伐匈奴时,霍去病都会带上几十车的美酒和鲜肉出发。战士们每次都以为,这些酒肉是要在战前或者战后分给大家一起享用的,可是在跟霍去病从头到尾完成一次任务才发现,这些酒肉只有霍去病一人享用了,多余的他都会留到发臭、发酸,然后将它们扔到赶路的途中。由此可见,司马迁说他不体恤士兵,也是情有可原的。更过分的是,当战士们饥肠辘辘时,只能用简单的材料煮一锅近似无味的汤水,然后啃食干粮来充饥。而霍去病本人却在战士们饥饿难耐时,快活地踢起了蹴鞠,丝毫不在意士兵的情绪和需求。

史学家解释,霍去病此举暗藏玄机

对此,西汉时期很多人也忿忿不平。每次作战都是大家一起,但是酒肉和蹴鞠却只有霍去病自己享受了,剩下的士兵只能看着发臭的酒肉生气,然后继续喝清汤寡水,吃粗鄙的干粮。后来经过史学家分析,大家才发现,霍去病原来手段这么高明。霍去病深谙帝王的心思,如果将酒肉分给士兵,那就是辜负了圣上对他的恩典,也就代表霍去病对皇权不重视。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霍去病将酒肉放臭甚至扔掉都不分给士兵,都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汉武帝的全部信任。


结语

其实简单来说,霍去病此举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毕竟古往今来不少将军最后都死在了君王的猜疑下。而他这么做,恰好打消了君王的猜忌。由此可见,霍去病不在意那些坏名声,是故意的。他就是为了将自己在军中的所作所为传到皇帝的耳朵中,进而让皇帝放下对自己的戒心,怪不得在史学家称他手段高明。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只在世上留下了短暂的传奇便消失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