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岳飞在《满江红》中提笔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以此抒发自己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记录了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故事——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从不计其数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匈奴未除,何以为家”是古人秉持了成百上千年的观念。朝廷遣派大量军队镇守边疆,维护着国家的和平与安定,防止匈奴的入侵。“匈奴”在汉朝时期后便逐渐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如今又生活在何处呢?

01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当时,该地区十分寒冷,土壤也十分贫瘠,当地人主要以游牧业为生。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匈奴帝国。由于该地区生存环境的恶劣,这些游牧部落便起了侵略邻国的野心。战国时期,北境匈奴时常南下,掠夺土地和粮食,甚至绑架百姓给他们做苦力。燕赵自古,四处皆是英雄豪杰,面对匈奴的攘据,燕国、赵国、秦国皆派遣军队奋勇杀敌。匈奴武装和人手皆都不占优势,因此,他们并不敢过于嚣张跋扈。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经让匈奴大伤元气,这使得十年之间,赵国的边境鲜有匈奴作祟。

待到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对匈奴的防治采取了更加强有力的措施。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之一便是攘除匈奴,维护中原大地的和平安定。公元前215年,秦朝派出名将蒙恬对匈奴赶尽杀绝,匈奴被赶出了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然而,秦朝末年,匈奴却“死灰复燃”,凭借多年的游牧经验,匈奴擅长骑射,野蛮好斗,其铁骑兵十分凶猛,整个边境在匈奴骑兵的铁蹄下呻吟……匈奴在头领冒顿的带领下控制了西域,陆续收复了先前被秦将蒙恬占据的地区。此时的秦朝却是内忧外患之际,秦朝灭亡后,汉武帝登基。时至汉代初期,匈奴又开始屡屡进犯中原大地,西汉政权迎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怎能容许匈奴割据土地,占山为王?匈奴最终为汉武帝所败,匈奴在名将霍去病的驱逐追杀之下不仅退居到漠北,就连其政权因为内部矛盾而四分五裂。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带兵归顺西汉,北匈奴遭到重创,后在东汉时期再次分裂,分成了南、北两支。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率军归降光武帝刘秀,而北匈奴从始至终都在负隅顽抗,后被迫西迁。匈奴一路向西,光顾了罗马帝国,将西方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最终定居于中欧地区。

02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匈奴一部分归降于汉朝,一部分远赴欧洲大陆。历史演变至今,匈奴的后代是什么人呢? 据学者分析,根据观察匈牙利人的相貌和行为,对比昔日的匈奴,再结合匈牙利的历史可以发现,匈牙利人极有可能是东汉时期北匈奴的后裔,而归顺于汉朝的南匈奴,与汉族融为一体,如今已经十分难以辨别了。但根据史料记载,有部分匈奴被汉军击溃之后逃回了故地,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因此,一些藏族、土族人也许就是匈奴人的后代。考古学家提取了古墓中匈奴人的基因,对比如今世界各个民族,研究发现南匈奴应该是古华北地区和北亚地区的基因的结合,和现代的内蒙人基因也有类似。除此之外,史学家根据匈奴迁移史,总结出匈奴的后裔还可能包括如今的土耳其人。

结语 时至今日,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歌曲《爱我中华》唱得好——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不论匈奴的前生今世如何,各族之间都应该做到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和平共处,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文|南書房|杂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書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