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班造锁,四大发明的接连诞生,中国一直处于世界发明的前端,可惜,到清朝后期,中国未能赶上工业革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然而,技术的落后并不代表人才的凋零。 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个叫做黄履庄的人,被称作“东方爱迪生”,有人曾言:若他得到康熙重用,中国工艺可领先西方百年。

被美誉的黄履庄究竟是怎么的一个人呢? 智慧上的强者,技术上的巨人 黄履庄的故事还得从一本《虞初新志》的书说起,这是一本记载了诸多奇人异事的书,黄履庄的故事就记载在这本书中。 黄履庄,于1656年在广陵出生,自幼家贫,十岁丧父,虽然,他身世可怜,但是,书中曾写其自幼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能,可以说,黄履庄是个十分有读书天赋的人。 众人都为一纸功名绞尽脑汁之时,黄履庄显得格格不入,他甚至将自己的天赋打压彻底,摒弃读书写字,一心扑在如何制作手工技艺上,日渐痴迷。 幼年时,他就喜欢去码头,或是手艺人聚集的街头看现场制作的一些物件儿,也爱看些关于工艺技法的书,若在码头看到西方人写的科技类书籍,他必会熟读并着手按图样一步步制作。 年仅七岁,他便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一个独立行走的小人引得众人惊叹,他苦于家境贫寒,生活已不能让他继续维系热爱的延续。

苦于无法再接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几番辗转下,他在十岁的时候前往了扬州城,扬州繁华,新鲜事物更多,一些西洋物件会在市面上流通。 每每上街,黄履庄总能寻到一些从西方传来的小物件,在开拓了眼界的同时,也让他对工艺品产生了更高境界的理解,从手工艺品萌发了制造科技的突破。 发明成果大为显著,东方的“爱迪生” 对工艺技法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后,黄履庄的眼界不再停留在学习上,他开始动手来进行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让黄履庄打开新世界的一把钥匙。 他开始将寻来的物品一件件地拆开,再用重新排序,增多减少的方式打造出另一件物品。 如同魔法一般,在他的手下一个个新鲜玩意儿纷纷出现,甚至出现了一个现代才有的物品——自行车。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曾做一双轮车,长八尺,可坐一人,日行八千里,如今读来,这不就是现在满街都是的自行车吗? 根据世界史,自行车的起源于法国,由一公爵将轮子按在木马上发明而成,若是《清朝野史大观》中的记载为真,那么,黄履庄的发明可比法国公爵的发明足足提前了一百年! 由此可见,黄履庄的发明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彼时的他,不仅仅是扬州的发明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优秀的物理家之一。 如果说,西方最伟大的发明家是爱迪生的话,黄履庄就是东方的爱迪生,自行车可以说是黄履庄众多发明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他发明的东西上百种有余,小到能散热的扇子,温度计、用来提水的机器,大到显微镜、望远镜等。

后来,他对机械制作也有了研究和涉猎,他做了一个能制作弹簧的机器,用来制作机器零件,大大地减少了制作的时间,工艺上也越来越精巧。 他运用机械还做出过一个能看门的机器狗,只要有人敲门,机器狗就会发出叫声,如同真正的狗吠声一样。 他的发明不仅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这么多近代才有可能出现的东西,你很难想到这是出自于一个清朝年轻人之手。 生不逢时,优秀的发明不得重用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黄履庄的许多发明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当时人的眼光里,他的发明就是一种无用的显摆。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时代,统治者更看重的是农业的发展,这些发明不过是新奇的玩意儿罢了,经不起推敲,也上不得台面。

黄履庄家境贫寒,未考功名,这些发明做出来也只能摆在集市上任人把玩,或买卖交易。 古时重农轻工的政策只会让他愈发地举步维艰,即使心有比天之志,在当时的环境下,发明并不能成为他谋生的手段,无法谋生,热爱又如何延续呢? 相较于历史上那些被掩埋遗忘的发明者,那些醉心于技艺传承却无名无姓的人来说,黄履庄是幸运的,至少,他有一位好友将他的故事写出来,流传于世。 戴榕是黄履庄的至交,他虽是黄履庄身侧之人,却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发明,感于黄履庄的执着与智慧,还是写下了《黄履庄小传》来记录黄履庄忠于热爱的一生。 面对好友与世人的不理解,黄履庄并不以为然。 书中曾记录他无奈解释的一句话,这天地万物都是奇异的存在,就像天空一样,变幻莫测,他从不介意世人看他的眼光,只是哀叹,世间的美好旁人未可知。

如若他生在西方,他是否能有一番大作为呢?若是他的发明全部被接受,中国的科技是否可以遥遥领先于世界,远离后面一系列的悲剧呢? 然而,这个世界没有如果,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黄履庄的一生终究是苦难与穷困并存,一生并没有尝到过被理解与重用的滋味,一身才华蒙尘,仅有只言片语记录着他的传奇。 每个发明家都是科学家,他们碌碌无为一生,用热爱去书写一个可能不会有结果的梦想,才能是他们的试金石,坚持是他们的必修课,爱迪生如此,黄履庄也如此。 如果当初康熙皇帝的眼界再开阔一点,如果黄履庄能被重用,世界会不会再度变革呢?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不会开倒车。

黄履庄的努力虽然没有得到“面包”,但他的精神就是给后世学者的“食粮”,他的精神值得铭记与学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