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都有海禁政策,约束民间与海外国家的贸易。

但是官方还是保持着和海外国家的货品买卖或是交换活动的,明清的皇帝觉得自己是天子,又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首屈一指的水平,中国是世界的中心。

所以这种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被定义为朝贡关系。

那么明清时期的朝贡体系是怎么从繁荣走向衰败的呢?让我们还原明清时期的朝贡体制,走近这段历史。

一、朝贡体制的的内涵

臣下带着崇敬的心来见君主称为“朝”,臣民或属国把物品献给朝廷称为“贡”。朝贡体制体现的是天子“君权神授”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而除了中国之外的国家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在此种认知基础上建立起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

朝贡关系也不是明清新发展出来的对外关系模式。

从汉代开始,君王就很看重周边小国来中国朝贡。君王包括臣民都觉得来朝贡的国家都是仰慕我上朝天国的威名,来朝贡的小国多,可以很好的向臣民展示自己治国有方,国力强盛。

臣民也会更加的信服朝廷,这样国家也可以更平稳的运转,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更好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明朝积极的扩展势力范围,在国际贸易中增加中国的影响力。朝贡体系在明代发展到了最高峰,而到了清末又随着条约体系的出现,而无以为继,走上了穷途末路。

朝贡体制中体现了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对外关系的应用,儒家思想讲究君为臣纲,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也力图建立宗属关系。

要求周边的小国“奉正朔,求册封”,这样中国给周边小国提供庇护,周边小国也可以做为中国外围的屏障。

在朝贡体制中,中国对周边的属国并不进行实质的干预,具体表现就是不使用属国的土地,不劳役属国的人民,属国也拥有内政自由。

中国会教给他们要守礼法,要以和为贵。以德行教化他们,希望属国心悦诚服。

二、朝贡体系在明朝发展至鼎盛阶段

明清时期来中国朝贡的国家,按照政治上与中国的亲密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臣属关系,比如琉球、安南、朝鲜,他们严格按照制度,奉正朔和遣使册封。

第二种是接受册封,没有实际主从关系,为了赏赐和贸易,第三种是只为了赏赐和贸易。

从汉唐到明清时期,为了强化中国的大国形象,对来中国朝贡的国家都是“厚往薄来”,往往以多出所贡物品价值的数倍赏赐来朝贡的属国。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更是体恤来朝贡的属国,路远迢迢的,非常不容易,他们朝贡途中进行贸易,也不收税。

他的意思是,这点税能收几个钱,他们大老远来了,我们这么繁荣的大明朝,还能再因为人家卖点东西收税吗?岂不是让人家小国笑话我泱泱大国,这点钱也看在眼里?

因为明朝大方,给的赏赐多,买东西出的价钱也高,卖东西卖的便宜,不收贸易税,还给来朝贡的使臣免费提供高规格食宿,所以周边小国来明朝朝贡的太多了。

有的一来就待好几年。还有的商人冒充国家使臣来朝贡。

可是明朝的朝贡体制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由贸易,常此以往,明朝花出去的钱太多了,入不敷出,渐渐国家财政也是无力支撑了。明朝后来也逐渐限制了朝贡的次数和贡品的数量。

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明朝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第一是用恩德使远方的人来归附。

第二是严格执行海禁政策,以应对倭寇的觊觎。这两项外交政策促成了朝贡体制在明朝的蓬勃发展。

因为广施恩德,外邦人愿意来明,因为海禁政策,朝贡成为了外邦人来明进行贸易的唯一途径。

对于对外邦广施恩德让他们心悦诚服这个政策。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了东突厥以后就用过。

当时君臣之间还有过讨论,是不是应该先提升本国的硬实力,让百姓安定富足,再让外邦人自然而然的来归顺?以实现“九州殷盛,四夷来服”。而不是是用好处吸引外邦人来归顺?

当时的开国功臣李大亮对皇上说:“用百姓辛辛苦苦种植粮食,纺织的布换来的钱,去供养周边的蛮夷,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贪心。”

要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皇帝等不及。

诚然,万邦来朝的繁荣景象也有利于稳定民心,显示帝王的明德,出于这种考量,唐太宗时期对来归顺的外邦还是给予了优厚的条件。

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者带着《大统历》、各种丝织品,去往周边诸国进行赏赐,并下诏告知诸国,中国建立了大明政权,诸国需向大明“奉正朔”,称臣纳贡。

向明朝“奉正朔”的意思是按照明朝颁布的历法,在给明朝的国书上,使用明朝的年号作为落款。

而有了《大统历》,外邦百姓也可以根据里面对应的节气,适时的播种,在农耕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明成祖时期,朝贡体制发展到鼎盛阶段。在永乐元年八月到十月,派使者去到爪哇,苏门答剌,暹罗,占城,满剌加等国,对其国王进行赏赐,宴请各国来明朝朝贡。

郑和七次下印度洋远航,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30多个国家建立了宗蕃关系,多个国家积极来明朝朝贡。

明成祖朱棣实行的是与天下同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郑和在访问沿海小国的时候以礼相待,尊重外国的内政、习俗和宗教信仰。

把中国的好的经验和文化都倾囊相授。教他们引水灌溉的农业技术,给他们种植用的农具,还教给他们怎么造笔墨纸。教给他们不能以强凌弱,要以礼相待,还送给他们很多书。

很多沿海的小国都感到明朝是一个文明强盛的国家,主动来明朝朝贡,沿路贸易,学习历法,文化,制度,习俗。

比如,永乐六年,浡泥国王带着亲人和使臣,150多人来明朝朝贡,明成祖隆重的接待了他们。在南京游玩了几个月后,浡泥国王不幸得病在南京去世了。

他给亲人说:我去世后就把我埋在南京吧,你们要永远记得皇帝的恩德。明朝按照王的礼制埋葬了他,谥号:“恭顺”。

郑和下西洋带着一支参与过元末农民战争和“靖难之役”身经百战,实力强劲的军队。让沿海小国见识到了明朝军事实力的强大,十分具有威慑力。

但是郑和下西洋的28年时间里只在抓海盗和维护藩国之间的秩序的必要的时候出过三次兵。

三、朝贡体制在清朝时衰亡的内外因素

清朝也沿用了朝贡制度,厚待来朝贡的使臣,相对于明朝来说,清朝没有那么频繁的派使臣访问周边小国。清朝更注重本国内部的发展。

所以相对于明朝来说,清朝的朝贡国大大减少,《清会典》中记录的光绪时期的朝贡国只有朝鲜,琉球,缅甸等7个。

清朝初期,不仅实行了海禁政策,还为了防止郑成功与沿海居民联系,共同反清复明,实行了迁海政策。

清朝为了防止内部臣民与外邦勾结,严格的规定了朝贡的路线。朝贡人数和贡品数量也以体恤诸国的名义大大缩减了。

道光九年(1829),皇帝下令“外夷各国贡道,或由水路,或由陆路,定例遵行,未可轻言改易”。

暹罗因为离中国远,被要求十年朝贡一次。规定朝贡船上每人携带100担的贡品,当时每艘贡船能装下100个人左右。

而暹罗因为想要在趁着到明朝朝贡的机会,进行点贸易,又搞了“护贡船”和“接贡船”的由头,共四艘船。就能多带30000担的货物,来中国贸易。可见暹罗朝贡的主要目的就是贸易。

此时的西方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贸易经济。国家通过关税和法律来保障本国商人的利益,通过战争为本国商人开拓市场。

1653年,俄罗斯沙皇要求顺治皇帝称臣,想要把中国变成俄国的殖民地。中国皇帝反要求俄罗斯向中国朝贡。

经过长期武力斗争,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两国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

1792年,乾隆时期,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使团来中国访问,马嘎尔尼提出互派使节、签订通商条约等要求,乾隆皇帝没有同意,以不能改变中国的已经确立的制度为由拒绝了。

仍希望维持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鸦片战争后,清朝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宣告朝贡体系的消亡。

结语

从汉代开始兴起的朝贡体系,有着儒家思想的“礼”的内涵,是各个朝代基于皇帝是天子,是天下共主的认知下的和平外交政策。

朝贡关系要求诸国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用中国的历法,为中国进贡。而中国会为藩国提供庇护,会给大量的回赐,来朝贡的途中诸国还可以做贸易,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朝贡体系下中国不会干预别国的内政,更不会侵害别国的经济利益,和领土的完整。朝贡体系一直沿用,在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又在清末消亡。

朝贡体系消亡的原因有清政府内部不重视的原因,有清政府国力日渐衰退的原因,也有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害他国利益的原因。

直到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条约体系取代了朝贡体系,朝贡体系走向消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