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人写的字,早在千年之前,苏轼就曾经在《论书》之中说过;“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说“字如其人。”
这也是老师们反复跟学生强调,试卷一定要保持整洁的原因:字迹的工整与否,与本人的性格和态度是有很大关系的。态度端正,才能够让阅卷老师保持足够的耐心。
而领导了清末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领袖洪秀全,在参加科举时,因为“书法”太丑的问题,四次落榜,这件事情成为了他在众人口中的一大“趣闻”。
那么洪秀全的“书法”,到底有多么潦草,竟然以至于影响到了考试能否中举。让我们来一步步揭晓洪秀全“书法”里的真相。
1814年,洪秀全出生于广东省花县的一个农户家庭之中。这个农户家庭是个耕读世家,一边耕地谋生,一边努力读书。祖祖辈辈都依靠几块田地艰难地生存着。
洪家人也一直都憧憬着后代之中能有人金榜题名,走上仕途,光耀门楣。
受到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7岁的洪秀全也被送进了村里的私塾里读书。
在读书上,他非常有天赋,15岁时,便能够熟读四书五经,出口成章,并且还颇具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村里人都把洪秀全看做是神童,并对他给予了厚望。
教书先生对这个有天分的学生也下了很大功夫,但回过头来发现,他的字写得是差强人意。就连同窗好友都数次规劝,要他多加练习。
洪秀全对老师和好友的劝说不以为然,让大家都误以为是他不喜欢练字。
但是与其说是洪秀全自己不喜欢练字,不如更真实地说,练字在那个时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练字就需要购买笔墨纸砚,对当时经济条件不优越的洪秀全的家来说,是很大的负担。面对压力,他选择了忽视练字这件事情,因此他的字也一直写得不怎么好看。
清朝科考以“八股”取士,对于这样正式的全国性考试来说,所要求的人才也必须是全方面优秀的。
因此要求所写的文章,不光要内容符合统治者所命题目的要求,还要结构符合“八股文”的特征,甚至都要求了字体以“馆阁体”为佳。
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中,洪秀全前前后后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可惜的是四次考试均以名落孙山而告终。
勤奋又有天分的洪秀全,应该是输在了“书法”不如别人上。
如今,故宫博物院中还珍藏着这位思想超前,奋力挣扎以反抗压迫的英雄唯一的书法真迹,作为承载历史的文物,以供后人铭记观赏。
这唯一遗留下的一份真迹,便是由他亲自书写的太平天国诏书。
洪秀全的书法从远处看去,倒是整整齐齐的。但走近一看,就会发现,字的字体与大小之间都不统一,有的写得歪歪扭扭,甚至还有错别字,也难怪考官对他的试卷“不感冒”。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珍藏在故宫博物馆中的,还有一份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状元的试卷,这份试卷的内容沈博绝丽,字体工整美观。
看到洪秀全的诏书真迹这才知道,他的落榜和字迹潦草,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当然,洪秀全文章在内容上的欠缺,也与落榜有着一定的关系。
洪秀全从小生长在乡下,所学习的教材也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此看着旧言论,所写的文章内容,自然有局限性。写不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无法中举,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众多考生中,文采斐然、字迹工整的比比皆是。像他这样文章内容一般,字迹也潦草的,也难怪考官没有看中他的考卷。
道光二十二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参加了考试,在得到了依旧没有考中的结果后,他对于想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出人头地的这条路,彻底失去了信心。
但是在偶然之间,他接触到了另一种全新的西方思想。这种在当时来看非主流的思想,成为了他的另外一条出路。
在第四次落榜之后,洪秀全心灰意冷,但是闲来无事翻阅在广州接到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时,渐渐的被其中的言论所吸引住了。
在朋友的帮助之下,他创立了上帝教。宣扬的教义是人人平等,很快吸引了许多人加入。
自此,洪秀全不再信奉儒家的那套学说,而是转头开始信奉上帝,他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教事业之中。
当时的清朝政府腐朽落后,洪秀全带领着一众信徒,也就是后来的太平军,坚守着不贪生怕死的信念,发动了农民起义,占领了永安城,并在这里建立了政权。
紧接着又带着军队,攻克了南京,安庆等地,又将南京作为了太平天国的新首都,继续带领人民追求自由与平等。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反对封建统治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开始,虽然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了,但对人民追求平等的思想启蒙作用却不可小觑。
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对洪秀全来说确实是沉重的打击。字写得太丑,最终也成为了他落榜的重要原因。
但如果不是因为字丑,而迫使他对仕途之路心灰意冷,便也会失去接受全新思想的机会,可能最终也就只能够留在村里,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一个籍籍无名的教书先生。
因为字丑而落榜的事件,也同样给了我们教训:正所谓“字如其人”,把字写得整洁大方,自然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
洪秀全既然能够以一己之力组织起一支揭竿而起、反抗封建与侵略的队伍,足以证明他有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实力。他的思想放在当时来看,的确是超前而先进的。
这也证明了洪秀全不是一个缺乏远见卓识的人。只不过是他的才能与当时清朝政府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契合而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