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这一篇写得很是精彩,其实范进的精神是很值得学习。一般人真的达不到他的执着和坚持,正是他的执着和坚持,才有了他晚年的成功。

范进二十岁应考,考过二十余次秀才,到了54岁才中秀才。这真的不容易啊,很多人都是在十几岁就中了秀才,这说明范进运气不好或者不够聪明,学问不行。

在一直失败的情况下,人很难去坚持做一件事。比如你开饭店,三年都不赚钱,你还会继续开饭店吗?比如你去追求一个姑娘,三年她都不答应,你会继续追求她吗?有句话叫做“及时止损”。

而范进考秀才考了30多年,这是什么概念?别人做事三年不成功就放弃,他失败了30多年还在继续,真的是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四十不惑,一般人40岁还达不到成功就会很失落,可是范进年过五十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一直努力。

范进在干一件失败30多年的事,这导致他十分贫困。看看范进出场时是什么样子?原是是这样写的:

“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而范进的家又是什么样子呢?他家里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正屋是母亲住着,妻子住在披房里。

范进把时间精力放在考试上,不事生产,所以他十分贫困。他的贫困导致他娶妻也很差。他的妻子胡氏是胡屠夫的女儿,30多岁才嫁给他。在古代没有自由恋爱这一说,女人十几岁就被父母安排嫁人了,不管乐意不乐意。胡氏为什么30多岁才嫁人,这已经是当祖母的年纪了。第一,可能是她父亲厉害,没人愿意和她家结亲。第二,她相貌太丑了。

胡氏是什么相貌呢,书中是这样写的:“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靸着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

好在胡氏很贤惠,没有嫌范进贫穷,也没有逼着范进放弃读书出去赚钱,才有后来范进中举的好事。

范进到了53岁才考中秀才,主要是因为他遇到了贵人。这位贵人就是周进,周进也是屡试不第的文人,后来在商人的帮助上才考中举,所以和年老的范进有同病相怜,所以才会第二次看范进的卷子,对范进大为赞赏。

中了秀才的范进运气就好了起来,然后马上就中了举人。虽然他母亲过了几个月好日子就欢喜离世,他因丁忧停考三年,可是后来他还是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

这样算起来,范进是53岁中秀才,56岁左右中了进士,然后开始当官,然后就官运亨通,当了御史,还当了主考官。以后就是他考别人,提拔别人了,等于是从奴隶翻身当了主人。这时范进已经年过60岁了。

范进真的不容易啊,能坚持几十年做一件事,外人都觉得难以成功,他还在坚持,同时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放弃读书考试去赚钱的念头。很多书生屡试不中就改行当教书先生,再不起赶考的念头了。

大器晚成的人好像竹子的生活。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才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竹子以每天30cm的速度迅速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而范进正是如此,大半生都是穷困潦倒,一切辉煌都在晚年。范进的大器晚成在于他肯坚持不懈,从来不放弃理想,哪怕到了50多岁。天道酬勤,范进最终实现了理想。

范进中举的故事能不能用为励志故事激励现在人?好像可以,也好像不能,因为现在人过了四十岁就不好找工作了。

不管怎么说,范进还是值得佩服的,为了理想坚持了几十年,屡败屡战,最终在老年实现了梦想,得到了辉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