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亡国之君,真的都很惨吗?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终结似乎都伴随着一次剧变和一次血雨腥风。当最后一位君主面临国破家亡的危机时,不得善终的下场往往已成定数。那么真的所有亡国之君都很惨吗?历史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刘协这位受制于人的傀儡皇帝,是否也难逃一死?


       东汉亡国之君刘协:从被操控到尊贵退位
       公元196年,刘协继位为汉献帝,时年仅16岁。曹操以保驾为名控制朝政大权,迫使刘协迁都许县。刘协性格软弱,在这场权力较量中只能任人摆布。
       214年,刘协不得不封曹操为魏公,授予其王侯礼仪。曹操权倾朝野,刘协只是一个空有皇帝称号的摆设。
       220年,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建立魏国。此时的刘协内心充满绝望与哀伤,不知自己的结局会如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曹丕并未加害刘协,反而尊崇有加,封其为山阳公,保留了天子规格的生活。在魏国14年间,刘协过上了安稳的退休生活,直至234年去世。


       蜀汉覆灭,刘禅的安乐封君之境
       223年,刘备病逝,蜀汉帝国经历数战大溃,版图不断缩小,刘禅继位后更是加速土崩瓦解。最终在263年灭亡于西晋军队的围攻之下。
       面对国家灭亡,刘禅内心不免忐忑:“我是否当效法曹操举家自焚,埋骨成都?”但既然已经出降,生命便掌握在西晋大将手中。
       出人意料的是,邓艾不但没有杀刘禅,反而将他委以重任,封为安乐公。刘禅施施然到洛阳投奔西晋朝,加受制环,得以安逸终老。271年去世,比害死曹操的东吴太祖孙权、蜀汉先主刘备都要长寿。


       遇变篡,曹奂继之
       260年,魏帝曹髦被杀,年仅8岁的曹奂被拥立为帝,取年号“景元”。实权掌握在司马昭之手。曹奂至真诚,礼遇群臣,宫中宴会频繁,可谓安稳渡过5年帝位。
       265年,司马炎弑魏帝自立,建立西晋。曹奂对此亦无奈何,心中该是万分伤感。出乎意外的是,晋武帝并未置曹奂于死地,反而封其为陈留王,食邑万户。
       在陈留王位上,曹奂又过了30多个春秋,一生没有再遭任何变故,以近60高龄去世。司马氏果然“克敌理人,匡国济时”,给了曹奂一个善终。


       孙皓:东吴末主的奢靡与善终之殊途
       孙皓作为东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的奢靡已经到了极点。264年继位一年,他就完成修建陵园私宅的大造模范工程,耗费巨额国库。但吴国已日薄西山之势,不能为孙皓这番挥霍喝止。
       280年,东吴终于覆灭于晋军攻势之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孙皓一时间竟有种解脱的感觉——他再也不用面对臣民们忍辱负重的眼神,也不用再计算国家财政。于是痛快地向西晋请降。
       出乎意料的是,西晋司马睿没有加害孙皓,反而食封归命侯,可以和东吴遗老遗少相依为命。4年后病故,孙皓这个束手无策、任由东吴走向灭亡的昏庸君主,最终也得到了一个善终。


       前凉亡国之君张天锡:两归两全,最终善终
       前凉末代君主张天锡是一个篡位者。363年他发动政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张玄靓夺位称帝。13年后,前凉最终还是灭亡于前秦军队之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张天锡选择了归顺前秦。在前秦苻坚的优厚安置下,张天锡的生活并无大碍。
       但很快前秦在淝水一战中覆灭。张天锡再次选择归顺东晋。这一次东晋也没有加害他,反而封他为官职。406年张天锡去世,享年61岁,两归两全,平安度过人生最后时光,可谓前凉亡国之君中的“幸运儿”。


       南陈末主叔宝:隋文帝厚礼之下的善终
       南北朝这个动荡分裂的年代里,陈朝皇帝们也经历了无数暗杀血雨腥风。而陈叔宝这个倒数第二位君主,却得到了一个幸福的人生结局。
       589年,隋朝大军攻下建康。陈叔宝带领文武百官前往长安投降。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中,陈叔宝心中不免忐忑不安。不料隋文帝杨坚却以礼相迎,修宅于长安,对其厚礼甚厚。于是陈叔宝度过了晚年安逸日子。604年去世,终年53岁。


       =
       后晋亡国之君石重贵:改封晋王,契丹厚待之情
       五代十国这个多事之秋,战火纷飞,后晋石重贵即位后仅4年便遭遇契丹军队入侵。946年,面对强大契丹军势,石重贵选择了投降。正因投降契丹,石重贵并未被加害,反而在辽朝境内过上了显赫盛世。974年去世,享年65岁,辽景宗还追封他为晋王,可谓厚遇之至。


       柴宗训:一场温和的禅让,平心定气退位之后
       960年,后周发生陈桥兵变,赵匡胤取代周世宗成为新的领袖。面对形势,7岁的柴宗训也不得不顺应民意,退位让贤。
       柴宗训的禅让之举是在各方妥协退让的基础上完成的。新上任的赵匡胤也并未加害这个可怜的孩童,反而封其为郑王,许诺天寿天禄。柴宗训最终平稳地度过了人生,享年仅仅20岁便病故,算是一个平静的告别。


       =
       钱俶选择献地,保全吴越社稷百姓
       977年,北宋军队不断入侵吴越国境。面对北方强大联军,钱俶深知无法抵抗。为保全百姓生命财产,他毅然选择了投降献地。
       这一抉择无疑是痛苦而艰难的。然而结果也是成功避免了国家覆灭、人民流离失所的结局。北宋太宗也赠予钱俶极高荣誉与厚禄,封为邓王。钱俶得以在北宋境内尽欢天年,终老圆寂。
       北汉最后君主刘继元臣服于宋,保全了安逸晚年979年,北宋大军压境,北汉已无力抵抗。刘继元开城投降,带领文武百官归顺宋朝。
       这一抉择虽然痛苦,却保全了部族老小的性命。北汉国土并入宋朝版图后,刘继元受到宋太宗优礼。赠予头衔与俸禄,保全了刘氏一族的荣华富贵。刘继元在洛阳安度晚年,直至991年病故。


       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并非任何一个朝代的亡国之君都一定卑微悲惨地结束人生。历史上的这些例子为我们展现了另一面。在政权更替时期的动荡变局中,通过某些抉择与妥协,亦可化解危机,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即便丢失帝位,也可以在新的政权中重新获得尊严与荣耀。这些亡国君主的遭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历史借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