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率先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为了掠夺财富,开始登上他国的领土。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财富的积累就是靠着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贪得无厌的资本家满足不了这种模式,他们想到了一个获取利润更快的方法,就是贩卖人口,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及时贩卖黑奴了。本来非洲已经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了,但是由于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才打乱了非洲正常的社会发展历程。

其实贩卖人口的事情在奴隶社会就开始,贵族可以自由买卖奴隶,封建社会时期亦是如此。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买卖大多发生在国内,不过后来与海外、西方通商后,也有贩卖人口的现象。

1614年,明朝政府禁止洋人商人收买明朝女子,否则按照明朝政府法律处理。清兵入关之后,沿袭明朝政府的政策,继续“海禁”。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的大门被洋人打开,人口贩卖又开始盛行起来。

这些被贩卖到美国、南洋的华人,男子被外国人蔑称为“猪仔”,女子便被称作“猪花”。“花”在广东话里常用来指女子。与“猪仔”一样,她们都是在清朝末年的奴隶贸易里的受害者,除了卖给猪仔为妻外,主要被卖到风月场所,其社会地位低贱、生活状况也非常悲惨。

因为当时中国广东一带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再加上连年战乱和官府洋人的双重剥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计极其艰难。这就使得那些西方人贩子看到商机,乘机以极低廉的价格招募华人到美洲去做苦力。这些人一方面是迫于生计,另一方面则是人贩子的欺骗和诱惑,他们才选择了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在矿山、铁路、种植园中从事奴隶般的艰苦劳动,甚至还怀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们想要靠自己的劳动力过上好生活,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殖民者们为他们营造的假象。

一开始那些洋人只是做贩卖男子做劳工的买卖,后来他们开始降低自己的下限,做起了贩卖女子的生意。一开始,洋人只是教唆猪仔携带猪花一起出洋,后来渐渐地演变成掠夺和拐卖。他们欺骗这些女子,是要到国外去给“猪仔”当妻子的,但是到了国外后,大多数都被卖进风月场所,受尽屈辱和折磨。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那些洋人贩卖猪花一定是有高额的利润。据了解,1852年拐卖女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每人50大洋,但是到美国交货时,每人便值1000大洋。正是这样高额的利润,才让那些人贩子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地贩卖猪花。这样的高利润也让很多人动心思,甚至有华人女子亲自从美国回来做贩卖女子的生意。1854年,一位叫“阿彩”的女人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回到香港,哄骗了一些女子随她去美国旧金山从事肉体交易,而她自己则做了老鸨。

1854年,大英帝国“英格伍德号”从宁波买了一批猪花运送到葡属澳门,船上装载了47名幼女,最大的都只有8岁,她们都是家境贫寒被迫买卖,或者干脆是被欺骗拐卖而来。在运往澳门的过程中,她们就遭到了非人的待遇,据说那些人贩子为了防止她们逃跑,避免麻烦,直接将所有人关在船舱里,不许她们出来,日常的吃喝拉撒都要在昏暗、潮湿又封闭的床舱内,其中光景难以想象。并且那些洋人为了防止臭味从船舱透出来,便把缝隙堵住,最后导致那些女孩子身上最后长了疥疮、脓疮、跳蚤,可见遭受了很多苦难。

当时的清政府对贩卖人口的事熟视无睹,甚至连同为女人的慈禧都无动于衷,所以那些外国人贩子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清朝末年数十万“猪花”被贩卖到国外,受尽凌辱。有的在途中就因非人待遇失去生命,侥幸去到国外的,面临的便是无尽的折磨,最后几乎无人生还。

这段屈辱的历史并没有被记录在清政府的史册中,这段血泪史并不光彩,所以以至后来新中国成立,相关历史考察单位也并没有做太多的研究。目前我们所得到的信息都是从日本学者“可儿弘明”的《“猪花”——被贩卖的妇女》这本书中获取的。

往事不可追忆,中国近代因为落后任人欺凌,这样类似的血泪史有很多,侵略者的残忍行为令人发指,所以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才能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