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出才子,乱世论英雄”,所言非虚,大唐盛世当真是才子辈出,圣贤无数。这本《枕上诗词·唐诗里的岁月山河》中的28位诗人,更是称仙、称佛、称圣……

各领风骚,将大唐各个时期的风华演绎得淋漓尽致。

道心不坚,空留遗憾

关于“诗仙”李白,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有这样的评价: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寥寥数字,道出了李白左右摇摆的思想和自相矛盾的性格。

李白自幼博览群书、熟谙百家,以他满腹文才,在官场仕途立足,应该并非难事;

可他最终只能借酒浇愁,空留遗憾。

李白估计永远都不会想到,毁掉他的正是他恃才而傲的性格和摇摆不定的思想。

“长风破浪总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一边受儒家学说影响,渴望仕途,怀揣雄心大志。

为了能挤身官场,封侯拜相,他广交王候权贵,也曾赋诗皇上极尽献媚。

可另一面,他却受道家思想感染,高吟“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不愿屈尊受辱,狂傲不羁。

自古伴君如伴虎,朝堂上的势力更是暗流涌动,令人难以捉摸。

处处谨慎尚有不测, 何况李白这种恣意张扬之人,最终还是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迫离京。

一首《将进酒》道尽了李白壮志未酬、孤独失意的一生。

纵然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又当如何?

如天上之水的雄心壮志还不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所有的愤慨和不甘都将无济于事,只能在叹息声中借酒浇愁,了慰余生。

俗说话:

一心不可二用,鱼和熊掌又怎能兼德。

如果李白能明白这个道理,即便仕途不顺,选择归隐山林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何须有“与尔同销万古愁”之说。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反对过度干预和控制。

智者大多选择乱世出世,盛世归隐,功成而身退。

而李白崇尚道家却不得精髓,不悟其道,不懂得顺应自然,故而面对失意只能借酒浇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腔热血、半生凄苦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任谁都不会想到,生于盛唐,出身于官宦世家,渴望能成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代明臣的“诗圣”杜甫,晚年会如此凄凉。

杜甫自幼好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立志考取功名,一展宏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峰的豪情壮志,让这个年轻人热血沸腾。

可命运偏不随人愿,多次辗转终于做了八品小官的杜甫,还没来得及展露才华,又被一场安史之乱所累,所有努力都前功尽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路逃亡,目睹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曾经意气奋发的少年,文字不再奋进激昂,渐渐变成了悲悯和叹息。

经历了颠沛流离,目睹了生离死别,杜甫早已成为平民中的一员。

他心系家国,怜悯百姓。

虽没有能力救万民于水火,却倾尽全生之力,用仅有的一支笔为乱世中的苍生抒发心声。

他的诗中有战乱下的民不聊生。

有战火中的生离死别;

有官吏征兵的凶残;

有底层百姓的穷困挣扎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

正如作者所言:

“杜甫用一生,诠释生命的意义:苦难是底色,热爱是本色。”

儒家推崇"中庸之道”。

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

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贡献。

杜甫一生怀才不遇。

虽然没有能力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却不辱儒家教诲、历经坎坷依然心系家国百姓,怀揣大爱、风骨凛然。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一句话足以证明杜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山水禅心、悠然终老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晚年的王维隐居于在终南山边的辋川别墅。

每天游玩于林野,纵情于山水,过着闲云野鹤、随意旷达的生活。

并非王维仕途不顺、无所事事。

反之,相比于李白、杜甫而言,他可谓官运亨通。

决定他隐居乡野的不是无奈,而是随心。

王维出身于河东蒲州世家大族,父亲官至汾州司马,祖父是当时的乐官,母亲是博陵望族崔氏之女。

王维从小受家庭薰陶,熟读诗文、精通乐理。

更是从母亲那里掌握了国画的精髓、领悟了佛学的博大精深。

王维、字摩诘,正是母亲取自佛家经典洁净、没有污秽之意。

王维终不负母亲所望,将诗与画与禅融为一体,让作品达到了空灵幽静、闲淡出尘的境界。

“诗佛”于他当之无愧。

年少的王维高中进士,得贵人青眼,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一场“狮子舞”,让他被贬外放。

而按踵而来的“安史之乱”,更是给了他当头一棒,彻底寒了他的心。

官场的勾心斗角和朝室的风云动荡,让步入中年的王维认清了现实。

后半生选择了远离尘俗,与母亲一起过上了半仕半隐的园林生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平凡人看来,这首诗充满孤独凄凉;

可对于放下世俗、反璞归真的王维而言;

那正是心中的桃源,理想的栖息之所。

书中这样评价王维:

“在那个盛唐,王维已经如一朵山中红萼,即便无人懂,但依然盛放过。

然后,他悄然凋落。但在浩瀚的宇宙,他依然还在。”

是啊!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又何须让别人去懂,做自己就够了。

佛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主张放下执念欲望,达到精神上超越和安宁。

王维悟佛家真谛,自然能宠辱不惊、悠然终老。

岁月轮回、朝代更替。

中华五千历史也如黄河之水,大唐的盛衰荣辱早已成为故事。

可那些在大唐岁月里挥文弄墨,吟诗作画的佛、仙、狂、圣、魔、鬼、奴、豪等圣贤诗人却并未远去。

他们正在某一本书中的某一章、某一页、某一个字中等着你。

如果你能翻开《枕上诗词》,走进唐诗里的岁月山河与之交谈。

定能与他们成为知己,跨越时光的洪流,一窥大唐风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