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曾经因为不同原因而前后两次登基的几位皇帝。
一、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帝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出了玩乐什么都不会,由太傅杨骏辅政,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同年,发生八王之乱,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诛司马伦及其子,晋惠帝复帝位,但被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前后两次登基,在位共17年,307年去世,终年48岁。
二、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弘道元年(683年)即帝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神龙元年(705年)复帝位。唐中宗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5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三、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文明元年(684年)即帝位,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公元710年复帝位。在位期间努力维持政局稳定,但政绩平平。
唐睿宗李旦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五年后去世,享年55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四、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公元888年三月僖宗驾崩,昭宗同月即帝位,他很有雄心壮志,但无奈唐朝灭亡已是趋势。公元897年,刘季述、王仲先借机要挟宰相召百官同意“废昏立明”,昭宗皇位被废。公元901年宰相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发兵打败了刘季述,昭宗复位,最后于904年被朱温弑杀。
唐昭宗李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终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五、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公元1435年,即帝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御驾亲征,发生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登基称帝,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随后释放明英宗,明代宗又将他软禁,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明英宗在位期间,前期宠信宦官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导致宦官专权,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明英宗在位共二十二年,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谥号“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六、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 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公元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得了重病,慈禧太后于发懿旨,立溥仪为皇储,十一月初,溥仪登基,改元宣统。1912年,辛亥革命暴发,宣统帝宣布退位。1917年7月1日,张勋率兵进入北京,与康有为扶持宣统复辟,复用年号宣统,7月12日,段祺瑞进入北京,溥仪再度退位。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政权灭亡,溥仪第三次退位。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无庙号和谥号,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三次登基为帝的皇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