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十一年,吕后诛杀淮阴侯韩信。当年夏天,刘邦又将梁王彭越剁成了肉酱,并将其装入瓦罐中赐予各诸侯。瓦罐送到淮南时,淮南王英布正在打猎,看到肉酱特别害怕,心中难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至此汉初三大名将已死其二,独剩英布一人存活,为了自保他也不得不起兵造反。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亲自领兵前往淮南平叛,在与叛军交战的同时,经常派使者回京问问萧何在干啥。虽然说萧何被誉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可面对刘邦接二连三地派人来询问,他心中也是拔凉一片。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思冥想之后,萧何终于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那就是自污保全性命。
       萧何知道,刘邦千里迢迢派人回来问自己在干啥,肯定不可能是为了关心自己,而是对自己起了疑心。为了消除刘邦的疑心,萧何干脆就贱卖土地,通过此举聚敛大量钱财,并且建议刘邦开放上林苑给百姓们进去耕种。


       刘邦得知萧何贪污的消息后,表面上十分震怒,训斥说:“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意思是说,萧何肯定是收了别人的财物,才替他们算计朕的上林苑。其实,刘邦的内心别提多高兴了。以刘邦的智慧,他已经看出萧何的真正意思:萧何这可不仅仅是单纯的自污,他还送给刘邦一个收买人心的绝佳机会。
       萧何自污使得他在关中百姓心中口碑大减,人们都对他收受钱财的行为唾弃不已。而刘邦趁机将萧何下狱,表明自己惩治腐败的决心,此举一下子就赢得了关中百姓们的好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刘邦在开放上林苑让百姓进去耕种,此时百姓们更加对刘邦感恩戴德,反而忘记了开放上林苑是谁的主意。


       虽然萧何受到了惩罚,可他也成功消除了刘邦的疑虑,而且在刘邦驾崩后,他又继续辅佐了继位的汉惠帝,也算是得到了善终。更重要的是,萧何此举让后世那些被帝王猜忌的大臣看到了希望,原来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消除皇帝的猜忌。所以自萧何之后,有不少开国名臣为了自保,纷纷效仿萧何自污。
       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也杀了不少开国功臣。面对朱元璋的猜忌,开国名将汤和也采取了萧何自污的办法,他63岁时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何赏赐,汤和为了避免朱元璋的猜忌,于是表示自己只要100个美女相伴即可。朱元璋见到汤和提出这样的请求,立刻就领会到了他的意思,于是就放心大胆的让他离去,还派人给他在凤阳老家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宅院供他养老。


       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汤和绝对是居功至伟,如果不是汤和邀请朱元璋从军,可能朱元璋最多成为皇觉寺的一名得道高僧,而不是后来的开国皇帝。虽然汤和与朱元璋从小就是至交好友,也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可因为年轻时的一件事情,导致朱元璋一直不太信任汤和,暗中处处提防汤和。
       汤和性格沉稳,处事谨慎,但是因为他爱喝酒,喝醉后就难免会说一些胡话。有一次他喝醉后,对左右随从说:“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意思是说,他占据地利,想要辅佐谁,谁就能当皇帝。朱元璋得知后很不高兴,内心对汤和忌恨不已,后来平定中原论功行赏,连个公爵都没有赏赐给汤和。后来封汤和为信国公时,还特意将汤和的罪过刻在世袭凭证上,以此警示汤和。


       洪武八年,汤和的老部下廖永忠被坐罪赐死,此时的汤和内心就已警惕起来。洪武二十一年,此时徐达、李文忠等人已相继离世,朱元璋对麾下武将越发不信任,63岁的汤和趁机交出兵权,对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问他有何所求,汤和为了消除朱元璋的猜忌,于是提出要100位滕妾为伴。朱元璋十分高兴,下旨赏赐他黄金300两、白金2000两,另有宝钞3000锭,还命人在凤阳城给他修建了一处大宅院养老。
       洪武二十三年,随着李善长、蓝玉等人相继身死,晚年时的汤和行事愈加谨慎。朱元璋思念旧友,汤和时常拖着病躯进京,共叙家乡故旧以及起兵反元这些年来的艰辛。这极大地拉深了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往日战斗情义的回想,使得朱元璋也意识到汤和是为数不多的朋友,时常派人赏赐给汤和黄金、布帛、御膳等等。


       汤和晚年谨慎到什么程度?据《明史》中记载,“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汤和为了避嫌,生病后连那100名美女都遣送出去了,皇帝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他也都分发给家乡凤阳的百姓,并且对人说这是皇帝的恩惠。见到贫穷时的故交好友也不嫌弃,而是十分欢快。由此可见,汤和能够得到善终并非侥幸,而是源于他谨慎的态度。
       从蓝玉和汤和的结局就能看出,有时候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皇帝眼中看来却有着别样的意义。例如蓝玉,他收了上千名的义子,也许他并没有谋反的意图,可此举在皇帝眼中看来却与谋反无异。而汤和告老还乡索要百名美女,皇帝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开心,这表明汤和没有谋反之意。


       洪武二十八年,汤和因病去世,朱元璋下旨追封他为东瓯王,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少数几位得到善终的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