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一本帛书,在乙本卷前古佚文《十六经》中,记载了一段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擒后的文字描述,这段描述让我们深深震惊,并留下难以置信的疑问与迷惑,难道司马迁错了?这才是历史的真相?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史书中记载的哪些远古圣人?


       这本帛书可以说改变了历史中圣人的形象,就如《竹书纪年》出世时一般,再一次冲击《史记》的权威性,让我们重新审视历史。


       有人说有这么严重吗?其实此文所记如属实,何止是严重,那是颠覆。我们今天姑且不论这段描述是否就是历史真相,但它的出现,却让我们可以跳出《史记》来思考历史,我们不应该回避。这段文字的原文如下:


       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有损,推断为“皮”字)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人唼之。
       上帝以禁。帝曰:毋犯吾禁,毋流吾醢,毋乱吾民,毋绝吾道。犯禁、流醢、乱民、绝道、反义逆时,非而行之,过极失当,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兴兵,视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窬,不死不生,悫为地桯。
       帝曰:谨受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


       鉴于篇幅,就不翻译了,天府昆哥简单概之,就是“血腥、冷酷,不服就干”,“他与正统史书所宣传的圣人形象有别”。
       天府昆哥认为:从人性角度和统治阶层利益角度来今析,这段描述应该更符合历史真相。我们试想,在五、六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人类还处在蒙昧之中,野蛮显然多于理智。加上生产工具等的限制,人类的生存压力极大,为了生存,人们往往在本能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违背现代价值观的事。
       部落之间在争夺生存权与控制权的争斗中,征服者为了不被反扑,往往会对被征服者施行残酷的镇压与强形融合,同时为了告慰逝去的同胞,拿敌人做人祭应该是普遍存在。
       天府昆哥的思考:在封建社会,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为了大一统服务,为了社会的有序的发展,与统治阶级共同开发出一些“规矩”或“制度”来指导、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这些的确能促进时代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这是对的,也是好事。
       但,天府昆哥认为: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被抹去它的本来面貌,只有还原它的本来面貌,我们才能推演出事物的本质及演变过程。进而找到发展规律,促使文明和社会进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