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奇谋,叫作“子午谷奇谋”,这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提出来的,他想通过子午谷直插长安潼关,出其不意的攻击曹军,结果诸葛亮并未采纳,选择正面突破魏军,最终失败。后来诸葛亮还因为没有采纳魏延的这条计谋,被司马懿嘲笑,被陈寿批评,然而直到现在,我们才明白,诸葛亮才是真正的高明。

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是蜀汉名将魏延提出来的,他想效仿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穿插到长安,一举攻下长安和潼关,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而诸葛亮则统帅大军走明面,兵出斜谷吸引魏军主力,这样两军会师于潼关,将会更有力的打击曹军。不过诸葛亮生性谨慎,认为此计实施的失败率太高,没有同意。

后人评价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实在不错,因为要想从正面击溃曹军是十分困难的,毕竟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差距太大了,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计谋实在是一个大的失误,如果采用了此计谋,说不定还真能达到奇效,击败曹军。其实呢,连当时曹魏的很多人都认为魏延的计谋有很大的成功概率。司马懿更是嘲笑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有类似的看法。

三国志原文: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可见,在司马懿和陈寿的眼中,诸葛亮都是不怎么会用兵的人,被司马懿嘲笑,被陈寿批评,面对魏延这么好的计谋,竟然没有采用。

那么诸葛亮真的做错了吗?其实诸葛亮并没有做错,相反他是非常高明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诸葛亮并不同意魏延的做法。

一、诸葛亮的战略目标

夷陵大败之后,蜀汉国内凋敝,大量人才损失,后继乏人。经过数年的准备和努力,诸葛亮才拉起一支可战之军。而诸葛亮对于蜀汉和曹魏国力的差距也是十分清楚的,他知道不能和曹魏硬碰硬,所以想方设法地增加己方实力。此次北伐,诸葛亮最大的目标其实是进占雍凉,这两个地方曹军力量薄弱,且民心未附,蜀汉是有机会的。

虽然马超已经去世,但是马岱在凉州一带还是颇有声望的,能花费较小的代价占据这些地盘,增加蜀汉实力。进攻长安和曹魏主力硬碰硬,当然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对于此时的蜀汉并不合适。假如蜀汉家大业大,兵力众多。那诸葛亮完全可以放手,让魏延去冒险一次,然而依照蜀汉此时孱弱的国力,并不适合这么干!

二、子午谷奇谋成功几率低

子午谷这条路地势十分险峻,不容易通过,当时魏延计划十天内通过子午谷,出其不意的攻打长安。然而根据诸葛亮的了解,十天内根本不容易通过子午谷,虽然蜀军擅长山地作战,但是这条路太险,军需物资根本不好运送,中间河流湍急,稍不注意,就会命丧路途。当初韩信暗渡陈仓,其实是通过河流运送补给的,所以他能够成功地完成目标。而子午谷这条路,根本无法有效地运送战略物资。战略物资跟不上,魏延这些精兵能不能走出子午谷都不一定。

子午谷不同于其他地方,山间天气变化多端,一天之内可能体会到四季变化,时不时还会有暴雨出现,各种恶劣天气将会无法想象。所以魏延的行军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不一定能够准时走出子午谷,而在谷中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对战略目标的完成也是一种影响,万一被曹魏察觉出事实不对,提前埋伏,只需几百人守住谷口,蜀军将无法通过。

在大军出发之前,大家根本不知道曹魏有没有派人守住子午谷谷口。曹魏并非没有能人,一旦有人提前布防,那么这个奇袭战略将会功亏一篑。蜀汉经历了丢失荆州、夷陵大败后,本就国力衰弱,缺少军队、人才,此一支队伍的损失,将会动摇蜀汉军心。

综合天气因素、行军速度和补给运输、敌军防备来看,诸葛亮认为这个计谋实施的成功率极低,不愿意去冒这个险。而事实上,诸葛亮是非常高明,后人用他们的行动来证明了诸葛亮的智慧。

公元230年,曹魏名将曹真曾率军走子午谷,想要通过这里到达汉中,给蜀汉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天降大雨,曹军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只能遗憾退兵。从这里看,魏延当初10天通过子午谷几乎不可能完成。

后来东晋、明朝都有人率军走过子午谷,但是最终都以惨败告终,可以说,魏延的这条奇谋,后人都帮他走过,结果无一成功,失败率百分之百!由此可见,诸葛亮是多么高明,早就知道走这条路必败!

总结

子午谷奇谋,因为诸葛亮的拒绝,没有成功实施,于是很多人诟病诸葛亮一生太过谨慎,不懂用兵,不会出奇谋。包括在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当时诸葛亮做错了,应该让魏延自领一军行动。然而诸葛亮其实早就知道此计谋成功概率极低,不易实施,而后人也通过自己的失败行动来证明了诸葛亮的高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