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之中,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就是庞统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的事情了吧。实际上,张任是益州武将中相当厉害的一位,在《三国演义》中正是他指挥部队在雒城外围设伏,巧妙利用地形将大军师凤雏庞统射死在落凤坡,而使刘备的大军进退两难,不得不向荆州紧急求援。后来,刘备在雁桥战役擒获了张任,张任宁死不降,诸葛亮只好命人把他推出去斩首,美其名曰“成其名节”,而刘备却没有阻止,实际上,这就已经埋下了蜀国灭亡的祸根。

大家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实际上指的是人才凋零是蜀国灭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三国时期的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对于刘备的入川,益州文武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文官以张松献地图为代表是热烈欢迎,而武将以张任为代表,从军人角度,只知道保家卫国,大摆“鸿门宴”强烈抵抗刘备的入侵。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刘备进占西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因此理应用怀柔政策安抚益州文武之心。然而,因为庞统之死的刺激,亦或是对于自己的“仁义”在西川没有取得他所期望的那种回应,刘备充满了复仇心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成其名节”并不能对刘备的霸业有太多补益,刘备在张任的问题上完全可以有另一种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暂时将张任收监,等到刘璋投降后还怕张任不降因为当年老黄忠就是这么被招降的。在西川远远还没有平定的情况下,这样做既可以收买益州的人心,又可为西蜀保留了一员大将。

事实上,斩掉张任并没有起到诸葛亮预想的那种作用,西川的顽强抵抗仍然在继续,有的人即使被迫投降后也不是心悦诚服,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再也看不到对于刘备“仁义”的歌颂了。只是后来发生了另一位益州重量级人物李严的投降事件,才导致大批益州武将不假思索地倒戈,促成了刘备对西川的平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