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明史》真为崇祯抱屈,接手大明王朝,那就是一个大烂摊子,内忧外患,大明王朝在垂死挣扎,苟延残喘,他虽有心拯救,可是回天乏力。别人可以撂挑子不干,可大明王朝是他老朱家的,他不干不行啊,他在位的17年,节俭、勤政,可还是难挽颓势。只能说大明气数将近,任谁也挽回不来。

他即位后有六年西北一带发生旱灾,出现了大量的灾民,按道理朝廷应该赈灾,可国库空虚,又没钱赈灾,那么老百姓只有起义,陕西、甘肃、山西都发生了大面积的农民起义。 崇祯帝没办法,只有派兵镇压,在这镇压西北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批猛人,比如洪承畴,曹文昭,孙传庭等,左良玉也是其中一位。 就在剿灭农民军的当中,他俘获了许多的农民军。为他以后拥兵自重获得资本。 我们就回到正题来,谈谈左良玉为什么不出兵? 左良玉,也是个可怜人,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没读过书。长大后就当兵了,非常普通。或许运气好,碰上了赏识他的人——侯恂,这个人眼光确实看人很准,另外一个人袁崇焕也是他推荐的。 在打关内四城时,他开始崭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侯恂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水。 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后来西北的农民军在陕西、山西相继失败后逃到了河南,左良玉就镇守河南。他收拾河南境内的所有民军——只用了二十天。确实左良玉有两把刷子。 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左良玉得到了大大的好处。一是他收编了大量的农民军,充实自己的力量,谈不上他对朝廷有多忠诚,他和明朝其他官员一样,都是拿多少钱干多少事,只要把闹事的赶出自己的管辖范围,就算完成任务。 他为什么不出兵? 一个原因是,他个人私心太重,没有大局意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川陕交界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他因此加封太子少保。但督军杨嗣昌认为左良玉骄傲自满,不想重用。左良玉记恨在心,就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下达九次命令,左良玉仍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的不作为,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左良玉也因此削职,戴罪立功。

可见,左良玉格局很小,根本没有大局观念。 而后来一事,让他对崇祯都恨上了。左良玉在率军驻守陕州期间,明朝国库亏空,长期不发粮饷,导致许昌发生叛乱暴动,导致左良玉全家被灭门,仅剩下一个参与战事的儿子幸免于难。 左良玉难免会把家族的灭亡怪罪于明王朝的不作为。左良玉的军事倾向,在此之后会发生变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把家恨放在国仇前面,这也是他一贯风格。 第二点,他内心惧怕李自成 崇祯十五年(1642年),左良玉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左良玉大败,退至襄阳。在朱仙镇一战中,左良玉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完了。开封再战,左良玉不敢迎战。李自成攻打襄阳时,左良玉撤兵至武昌,到九江后拥兵观望自保。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也就是说左良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跑。

第三,客观原因,时间上来不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祯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督促他出兵作战。左良玉于是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交了上去。他的奏疏交上后还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就听说北京被李自成攻下。左良玉远在湖北,根本赶不到。 李自成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当时贪生怕死的兵部尚书选择开门投降,也加快了崇祯帝选择自尽的步伐。当时左良玉听到消息,还急得吐血,可能这就是忠诚的表现吧。

第四点,部下素质参差不齐,左良玉难以驾驭 左良玉拥有八十万兵力,号称百万,前五营是他的亲兵,而他的精锐主力在朱仙镇基本丧失完了。后五营是投降过来的士兵,大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老弱病残,还有战俘,实际战斗力并不强,这个外强中干的队伍,也让左良玉感到力不从心。左良玉已经不能很好地驾驭他的部下了。 他在武昌时,各军营的将领都通宵达旦地有歌妓舞女相陪,可见军队素质之差。即使左良玉有心去北京,估计他这些部下也未必跟去。 这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欢迎指正。 码字不易,点个赞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