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问题明显可以分开解答,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六次,被后人称之为六出祁山,而祁山位于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连山秀举,地势颇高。至于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有何渊源,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具体分析。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究竟与祁山有何历史渊源?

第一,分析祁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上文也提到了,祁山位于甘肃东部,西汉水北侧,且祁山所扼守的陇西古道,是的五条通道之一。而这样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恰恰迎合了诸葛亮北伐的兴复汉室,扩张蜀汉地域,提升蜀汉实力的目的。自然也会成为诸葛亮北伐之地的首选。而且诸葛亮在历史(正史)中的五出祁山,有两次走的就是陇西古道,足可以见诸葛亮对祁山的重视程度。

至于说诸葛亮选择六出祁山的军事意义,莫过于打压曹魏过于膨胀的势力与团结氐、羌等少数民族并对其加以利用。由《三国演义》可知,曹魏在三国时期一直是实力较强的国家。所统领的百万之军令孙权与刘备忌惮不已。

而陇西地区地势较高,易守难攻,若诸葛亮占据此地,就可直入关中,与汉中形成钳形攻势,大力打击曹魏的势力。这样绝妙的地理位置以诸葛亮的聪慧又怎么肯放过呢?自然会对此地多加利用,而因此有六出祁山之行也就不出意料了。

第二,分析祁山在诸葛亮北伐之前的历史背景。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一出祁山前,勘察了祁山地理条件,写信给刘禅道:

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

可见祁山周边区域的富庶。且上文也提到了,祁山处于蜀地通往关中和陇西地区的重要节点。如果蜀国能够占据祁山这一有利位置,即使蜀国是三国中实力较弱的国家,也未必不会以弱对强,从而继续保持自身在三国中的稳固地位。

据《出师表》所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且此时朝中又有像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这样的忠义之士表达对诸葛亮北伐的坚定支持,更加促使诸葛亮北伐占据较为有利地位。况且一出祁山时正值曹魏动乱时期,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继位,但其根基不稳,排斥司马懿等大臣,此时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

且蜀国自身内部的农民起义与陇右地区尖锐的阶级矛盾都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重要推动因素。而有这些背景的推动,诸葛亮会选择祁山作为北伐的重要地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分析诸葛孔明出祁山的原因。刘备大意失荆州,导致蜀国失去了直接进攻曹魏的地理条件。但幸而此时马超已经归降蜀国,据《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记载: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而祁山恰恰处于雍凉地区,马超这一员大将又深得雍凉地区少数民族的拥护。若把控祁山,诸葛亮就能够以此地独特的地形稳扎稳打,切断雍凉与内地的关系,吞并雍凉从而增加蜀汉自身的实力。

古语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对于诸葛亮北伐也是如此。诸葛亮在指挥北伐之时,明令禁止军队私拿民众一丝一毫财务,军队纪律严明,秩序规范,对百姓秋毫无犯,因此赢得了民心。而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号,除了他本身的聪明智慧,更离不开民心对其的支持。

也正是如此,诸葛亮才能够在处于劣势甚至节节败退的境地上仍取得蜀地甚至魏地民众的称赞。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几句短短的描述,却也足以证明诸葛亮对北伐的巨大贡献。

由此观之,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军事上、兵法上、民心上亦或者是整体的时代背景上等方面来分析,诸葛亮选择出祁山都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并且个人认为诸葛亮能够冷静的分析大局,充分发挥主观条件,将不利于自身的客观条件改变为有利条件,从而最大程度的扭转乾坤。而诸葛亮是如此,我们亦应是如此。

你是如何看待祁山特殊性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