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之一。
       东汉末年,传承了数百年的汉室走向了衰微,刘家的皇帝们再也没有能力掌控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大量的文臣武将,也趁机寻求明主,想要博个从龙之功。


       经过数年的混战之后,这场战争总算是出现了暂时的赢家,魏蜀吴三分天下,互相之间征战不休。
       所有人都在等待,究竟是谁能接替汉室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可谁都没有想到最后胜利的居然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而是摘桃子的司马家。
       作为司马家的掌舵人,司马懿向来以隐忍狡诈为名,不过在与诸葛亮对峙的过程之中,他似乎从没讨过什么好处,尤其是在西城之战时,一个空城计让他留下了千古笑柄。
       可事实上,他早就看破了空城计,那为何还要撤军呢?诸葛亮笑言:“他若不撤,必死”!


       01空城大戏
       空城计堪称是诸葛亮一生之中最冒险的一场大戏,在马谡失街亭之后,蜀国就失去了最有力的屏障。
       大量的士兵也随着马谡的失败而亡,以至于诸葛亮手中兵力不足,这时候司马懿还带着15万大军攻来。
       可以说蜀国此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军民上下都人心惶惶。
       此时的城中只剩下了2500名士兵,诸葛亮为了安抚民心,便让众人不用担心他自有妙计退敌。


       然后他便安排了20名士兵装作百姓在门外打扫大街,自己则是带着一把琴和两个道童施施然地走上了城墙,抚琴奏乐。
       魏国的士兵见状,顿时议论纷纷,如今都一大军压境了,诸葛亮怎还能如此淡定?出于多年对诸葛亮的恐惧,他们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找上了统帅司马懿,司马懿仔细聆听了一阵琴音之后,竟然大惊失色,喊道:“此间有诈,众将士听我将令,赶快退军”!
       司马懿这话一出,将士们都变了脸色,他的儿子司马昭更是直言道:“如今蜀军刚逢大败,城中早无兵力,父亲如今退兵,不是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儿子认为诸葛亮这定是在故布疑阵,父亲千万不要被他所迷惑啊”!


       其他将士闻言也连忙附和,谁知司马懿非但没有改变主意,还厉声痛斥了司马昭一通:“你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兵法?
       诸葛亮心思缜密,诡计多端,如今他敢大开城门,还一人上城墙,竟然是早就布下了埋伏,若是不赶快退兵,岂不是正中他的奸计”?
       02不撤必死
       浩浩荡荡的15万大军就这么匆匆忙忙地退了,可根据后续的消息,诸葛亮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埋伏,甚至于他的城中只剩下两千多名士兵了。
       魏军得知之后都觉得痛心疾首,纷纷指责司马懿是被诸葛亮给吓破了胆,才让魏国失去了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朝中的君臣对于此事也是遗憾万分,虽然司马懿依旧占据高位,但是终其一生都经常有人用空城计来嘲讽他,他却从来不加以辩驳。
       司马昭为此牢骚满腹,经常抱怨父亲当年不应该不听自己的话,岂料司马懿却笑言:“诸葛亮的空城计,我早在城下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原来司马懿也是个风雅之人,对于琴音研究很深,当年他在城下听到诸葛亮的琴音之时就发觉了不对,诸葛亮弹的实乃一曲《高山流水》,可其中却有着寻求合作的意味。
       而他下令退兵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配合诸葛亮的表演罢了。


       对于此事,蜀国之中也曾有议论,不少大将都称赞诸葛亮临危不惧,料事如神,可诸葛亮听了之后却都神秘一笑:“司马懿可不是什么蠢人,他当时若不退兵,必死无疑”!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司马懿为何在自己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时候,配合诸葛亮演了这么一出让他贻笑万年的大戏,两人之间的合作指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弄权”二字。
       03政治博弈
       众所周知,司马懿是三国第一会摘桃子之人,他虽然比不上曹、孙、刘三人雄才大略,但却善于隐忍,更重要的是命长,活活熬死了曹家三代明主,最后才登上了高位。
       而空城计发生之时,就是曹家的最后一任明主曹叡在位。


       曹叡是曹操生前最喜欢的一个孙子,心思缜密,还继承了曹操的多疑,曹操在世的时候就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是忠臣之相,他对司马懿自然不会有什么信任。
       不过当时朝堂之上,唯一能与诸葛亮抗衡的就是司马懿,他对司马懿是不得不用又不得不防。
       这次攻打蜀国,曹叡令司马懿担任主将,率领数十万大军,看似是信任和重用,实则却充满了试探。
       如果司马懿忠心耿耿能够灭了蜀国的话,功高震主,他就得想办法收拾了!但如果司马懿不够忠心,他全家都留在了都城,曹叡绝不会放过他们!


       司马懿也正是知道曹叡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在胜券在握时才配合诸葛亮来了这么一出空城计。
       如今曹睿之所以留下他,就是要用他对付诸葛亮,如果真把蜀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了,曹叡怎么会允许他这么一个功高盖主之人活下去?
       但配合了诸葛亮一曲空城计呢?既有前期打下了蜀国诸多城池的功劳,不至于空手而归,也自污了一把,不至于功高震主,引得曹叡忍无可忍,这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死敌,既是不死不休,也是相互牵制。
       对于司马懿而言,只有诸葛亮还存在,他才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一旦局势发生逆转,那他的性命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空城计时,他就算看破也不能说破,只能配合诸葛亮唱完这场两人都心知肚明的大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