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在身上的一件小事,让我对婚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因为工作一直很忙,各种繁琐流程让我逐渐失去耐心。

心里总在窝着一股无名火,动不动就想发泄。

好不容易挨到周末,待在家里一动也不想动。

老公看我一脸的疲惫样,主动提议要一起看部电影放松心情。

我并没在意,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没想到,老公马不停蹄地准备了果盘和零食,拉上窗帘,打开投影仪,找了部我爱看的类型。

观影途中,我想要打开一罐汽水,结果因为动作太大,洒得地毯上到处都是。

我立刻火冒三丈,把汽水狠狠地摔到地上。

正兀自生气,老公却已经悄悄移到身边,轻轻摸着我的头:


“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很大,不要怕,我会一直陪着你。”

听到这句话,我绷不住了,立刻泪流满面。

躺在老公怀里,心底涌起一股暖意,仿佛一切的情绪全部化解了。

这种情感的支撑,真的减少了我生活中的大半痛苦。

虽然戳心,却是婚姻中最清醒的现实。

电影《婚姻故事》中,有着让人心酸的一幕。

主人公查理是天才戏剧导演,妻子妮可则是小有名气的影视演员。

两人因戏结缘,继而堕入爱河。

他们一度认为彼此是默契十足的灵魂伴侣,旁人也觉得他们是男才女貌的天作之合。

然而随着孩子出生,他们看似完美的婚姻,逐渐分崩离析。妮可退居幕后,承担了生活和育儿琐碎,查理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

妮可尝试转型做导演,查理总是敷衍地说,“下一部”,结果从不给她机会;

妮可想重回银幕,查理不屑地说,“你还不如把钱投回戏剧团”。

冷漠、嘲讽、否定……在日复一日的情绪低压下,妮可变得情绪失常,无理取闹。

煎熬8年后,妮可厌倦了争吵和无休止的情绪撕扯,两人最终选择了离婚。

有句话说:


真正压垮婚姻的,从来都不是小事,而是小事背后夫妻情绪价值的丧失。

夫妻间过的是日子,活的是心情。

对方想要的是情感上的共振,而不是漫不经心的敷衍。

无法提供情绪价值的婚姻,只会慢慢侵蚀爱意、吞噬暖意,最终冷情冷意。

婚姻中的相处舒适,本质上就是高能量的情绪传递。

我们的每一次表达,都是在渴望对方爱的回应。

哪怕只是简单的情绪共鸣,也会让彼此之间的爱意涌动。

“尘世万千爱,最美共白头。”

夫妻之间,越能用情绪资源支撑对方,越能得到爱的犒赏。

网上看到一位博主分享的真实故事。

业务员严峻和妻子小梅一直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安稳日子。

可自从小梅升任高管后,平静的生活掀起阵阵波澜。

好几次接送孩子,小梅临时有事屡屡失约,严峻不得不紧急驰援;

承诺的周末郊游,由于她频繁地加班出差化为泡影,孩子倍感失望扫兴。

小梅因升职带来的欢喜鼓舞,也渐渐变成了焦虑、苦恼、自责。

看着日益憔悴的小梅,严峻心疼了,主动坐下来“商谈分工”。

考虑到双方收入和发展前景,严峻决定从业务转内勤,收入减半,却能兼顾家和工作,还能全力支持小梅。

然而,这时的严峻却有了新的烦恼。

一次,儿子自卑地说:“同学都笑话我,爸爸是不是赚不到钱了?”

严峻为难了,小梅却接过了话茬:

一席话,说得儿子满眼都是崇拜:“爸爸好厉害。”

严峻更是满心感动,抱着小梅感慨地说:“我所有的辛劳都是甜的。”

非常认同《积极情绪的力量》中的一段话:


生活如此,婚姻亦然。

只是一个鼓励和肯定的眼神,伴侣就会感动很久;而一句情绪烦躁时脱口而出的话,也能让对方伤了心。

夫妻之间,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不是要求对方改变,而是在保留自己意见的前提下,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懂得彼此提供情绪价值的夫妻,不仅在婚姻中互相兼容,还能彼此成就。

原因就在于,高价值情绪就像随身携带着小太阳,能随时扫清阴霾和雾霭:

即使琐事缠事,也能心无桎梏,身无藩篱。

纵然生活波折,也能顺风顺水,奔向幸福。


情绪价值越高,婚姻的幸福指数也越高。

而那些浪漫一生的夫妻,都是善于提供“情绪价值”的高手。建筑大师贝聿明和妻子卢爱珍携手70多年,妻子从不吝啬的肯定和鼓励,是他成功的最大“秘密武器”。

哪怕他遭受严重诋毁,被人批得体无完肤,卢爱珍总能找出闪光点,给他信心和勇气。

贝聿铭说:


因为妻子认同的是他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各种荣誉,所以,贝津铭从未因外界的批判改变初心。

而他和妻子的婚姻,也过成了大家羡慕的模样。

有时候,我们给情绪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许婚姻就能变个模样。

1.用倾听代替指责

看过一个心理测试:

假如因一次失误你被人质疑,如果这时把前因后果讲给爱人听,哪种行为最能抚平创伤?

底下的选项五花八门:


“犯错了就要改,骂醒了就没事了。”

“请我吃一顿大餐,让自己开心点。”

“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说,选择倾听。”

结果显示,“选择倾听”最能触动人心,因为它传递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理解和尊重。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也都希冀不再犯错。

与其责备计较,不如选择倾听。学会用加法爱人,多点理解多点爱;懂得用乘法悦人,多点宽容情更浓。

如此,夫妻的心才能越靠越拢,爱的乐章才能越来越合拍。

2.用积极反馈代替讲道理

人们常说,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夫妻既是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容易伤害彼此。

尤其随着柴米油盐的蹉跎,很多夫妻把合唱过成了独奏,把风花雪月过成了一地鸡毛。

一点小事都能争得面红耳赤,一句“我爱你”都成了消失不见的奢望。

好的婚姻,不是讲道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用更柔软的方式,给对方积极反馈。

比如,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用“你觉得呢”代替“我认为该这么做”,更能让彼此情绪平和地沟通。

好的夫妻关系,是合伙人,而不是对立者。

争吵时,用积极反馈代替讲道理,平淡的日子也能暖意融融,简单的感情也能幸福绵长。

3.用内因激励代替外因鼓励

赞美爱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越是情绪成熟的伴侣,越懂得用正确的方式成就对方。

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表明:

肯定爱人的能力与品质,要比认可对方所取得的成就,更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确,越是亲近的人,越需要彼此的认同和点赞。

这既是前进的动力,更是幸福的向心力。

婚姻家庭咨询师姚彦宇也说:


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是亲密关系最重要的软实力。

不妨从现在开始,给爱人提供内因激励,相信幸福和美好将如期而至。


人终究是一种感受的动物,理性更多的是为感受服务。

婚姻里情绪价值的核心,在于被积极地看见、被正向地回应、被热烈地在乎。

聪明的夫妻,都懂的及时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

给生活加点盐,让日子有滋有味;给婚姻加点糖,让感情甘甜爽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