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名声不显,那是因为他不折腾。 历代但凡能在史书中留下浓墨一笔的皇帝,无论好坏,都是一些特别能“折腾”的皇帝。 好比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明太祖、明成祖、清圣祖等等。 他们或以功绩留史,或以残暴留史,或以韵事留史。 秦始皇,不说他一统六国的丰功伟业,也不说他统一文字、货币等大一统之举,单单是他觉得自己的功绩已超过三皇五帝,故而创立“皇帝”一称,之后历代君主皆以“皇帝”为号这一功绩,秦始皇就足以名留史册。 汉武帝刘彻,不说他“金屋藏娇”的风流韵事,也不说他“巫蛊之祸”的冷血无情,单单是他在位期间打的那些仗,破匈奴,征大宛,降西域,收南越,吞朝鲜,为华夏民族打下了一个大大的疆土,让“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响彻云霄,这份功绩也足以让他为世人铭记。
隋炀帝,不说他“龙舟选美”的荒诞之举,也不说他“三征高句丽”黩武之举,单单是他开科举,让天下穷苦士子终于有了与贵族子弟相对公平的入仕机会,这就足以让他名流史册,为后人所说道。 史书,尤其是正史,向来都是惜字如金,从不会多废笔墨,即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去用过多的文字去叙述,好比“玄武门之变”,这本是唐初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影响深远,若放在当下恐怕都能写成一本书,但在《旧唐书》中却只有寥寥百字,而若刨除人名和日期,更是只有“皇太子、齐王谋害太宗。太宗于玄武门诛之”十七字,由此可见史书是有多惜字如金。 连影响唐朝未来政治走向的“玄武门之变”这等重要的事情,史书都只用十余字来叙述,可见得有多重要的事件才能入得了编撰史书之人的法眼。 因此,古代皇帝要想在史书中留下浓墨的一笔,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要够会折腾,有本事的或开疆扩土,如汉武帝,降西域,收南越,吞朝鲜,或是做一些前无古人之事,如开科举,阻断世家门阀垄断朝堂;没本事的或残暴到底,如商纣王创立炮烙之刑,残杀忠臣,或荒淫无度,如汉灵帝,沉迷美色,荒废政务,致使黄巾之乱爆发。只要会折腾,史书总会有你的名字。
同时,我们都知道,现今我们所熟知的,也是在了解古代史时作为主要参考的二十四史,皆是后朝人替前朝编撰的,《后汉书》这本描述东汉的史书,就是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南朝宋距离汉光武帝时期已过数百年,时间的久远,必然就会导致关于汉光武帝时期的史料出现缺乏,加之两汉时期又没有专门记载帝王每日言行举止的起居注,且之后又历经三国、五胡十六国这等乱世,其史料更是丢失严重。因此关于汉光武帝的事迹,除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其他一无所知。 但是,汉光武帝在位期间,他几乎就不折腾,唯一一次算得上是折腾的,就是为增加税收,下诏度田,但这跟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及王莽推行的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等相比,这个改革根本就不算是改革。 而除了这个,汉光武帝除了创立东汉外,几乎就再也没有能让史书为之大书特书的事情,他在位期间一不开疆扩土,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二没有做出些许前无古人之事,他创立东汉后,其制度基本延续西汉,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三不残暴,东汉的开国功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幸运的,汉光武帝除了剥夺他们的军权,皆未做出伤害他们之事,对待百姓,刘秀更是宽厚待之,实行与民休息之国策;四不荒淫无度,刘秀登基后十分勤政,从未有流连美色,而荒废政务之记载。
由此,就是这么一位“平平无奇”的皇帝,就算史书想对他大书特书,恐怕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自古安分守己,不折腾的皇帝,向来都不会被太多人所熟知,单以东汉而论,东汉皇帝明君也很多,但多数都不被世人所熟知,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皆是一代明君,他们放在那一个朝代都是排得上的名将,东汉极盛时期就是他们治理出来的,可就因他们跟自己的父亲、祖父一样,不喜折腾,由此就不被多数人所熟知。
历史就是如此,爱折腾的皇帝永远都是最有名的,反之安分守己的皇帝永远都多被人所忽略。当然,对于百姓来说,安分守己的皇帝永远是最好的,正因他不折腾,天下才安定。天下安定,百姓的生活也才能稍惬意。
刘秀名声虽不显,但在他的治下,百姓却过得很是不错。对内,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腐,薄赋敛,与民休息,继而“内外匪懈,百姓宽息”;对外,刘秀偃武修文,不尚边功,继而战争渐少,百姓渐安。这就是刘秀治下的泱泱华夏,“风化最美、儒学最盛”,与民休息,与邻和睦,天下大定,百姓安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