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哲学家狄德罗却说:“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

很多观点,看起来是对的,但是站在对立面看,又是不对的。人千万不要走极端,思维狭隘。

一个人主动独来独往,是强大的体现,但是一个人被“孤立”,确实是很危险的,人生处处不顺,办大事也是无依无靠,还有人暗中作梗。

真正聪明的人,合群不合群,都是很自由的,不拘于形式,不苛求形态。

因此,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别急着“合群”,要一分为二来处理。

01

急着合群,反而会被孤立。

孔子少年的时候,很想出人头地,因此他去参加贵族聚会。

当年,鲁国的季孙氏,家族实力很强大,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通过种种办法,控制了鲁国的朝政。

阳虎看到孔子,立马拦住,认为孔子不在聚会的邀请名单之内。

孔子只能离开。

多年后,孔子的7世孙孔穿,去拜见思想家公孙龙。

两个人见面,公孙龙就来了个下马威。

公孙龙说:“白马非马的学说,是孔子同意的。曾经楚王丢了一张弓,回头找,也不见踪影。楚王就说,反正是楚国人捡到了,没关系。孔子针对楚王的话,说,楚王不够仁义,应该是天下人捡到了,没关系。”

公孙龙又说:“看啊,孔子把楚国人和天下人分开,那么白马和马也应该是分开的。”

孔穿对于公孙龙的辩论,只能保持沉默。

东汉末年,孔子的第19世孙孔融,投靠了曹操。

孔融进贤好士,但是曹操却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进行问斩。

还有孔融的朋友祢衡,被曹操送给地方诸侯,也吃尽苦头。

看到孔氏家族,就会明白,所有急着合群的方法,都失败了。

从人性来分析,可以发现,急着合群,会让自己掉到以下几个套路。

其一,急着合群,会被人怀疑动机不纯,被防备是大概率的。

其二,急着合群,会让自己迷失方向。毕竟是病急乱投医。

其三,急着合群,会让自己一直费力不讨好,越是讨好,人家越是讨厌你。讨好,是很廉价的,就是你请客吃饭,送礼,别人不一定收。

其四,急着合群,难免去不合适的群体,被群体克制自己。

一只仙鹤,为了摆脱孤独,去了鸡群里。鹤立鸡群,固然很突出自己,但是却被一群鸡嫉妒,仇视。或者鸡很强势,导致鹤不得不低头。

仙鹤还是去仙鹤的群体,并且不是所有的仙鹤群体,都适合自己。急着群处,不可取,不如走走看看。

02

做到以下三点,你就赢了。

既然急着合群,行不通,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保全自己,也借助到群体的力量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如从长计议。

有一个著名诗人惠特曼,工作很有自己的主见,被大家当成“我行我素”,然后被孤立。

但是他没有因为一个朋友都没有,也不被熟人理解,而自暴自弃,也没有低头求人,挤进别人的圈子。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依靠《草叶集》,名扬四海,并且得到大家的点赞。

具体来说,他做了三点。

首先,坚持学习,提升自己,会让人刮目相看。

年轻的惠特曼,在纽约的《每日极光》报社工作。

他常常是下午三点才到办公室,被认定为最懒的编辑。毫无悬念,他被裁员了。

失去了工作,他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写文,投稿;参与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借助自己的名气和才气,他再次找到工作,是《新月报》等报社的编辑。

然后,学会独处,享受孤独,也就不怕没有朋友了。

有一段时间,他热衷演讲,发表“自由”的观点。

当然,他的观点,是曲高和寡的。

既然没有什么人给自己鼓掌,那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收入。

他为了谋生,就去布鲁克林郊区,做木工,造房子。依靠这些收入,他出版了《草叶集》诗集。

虽然诗集销售量不大,可是他再次出版。

没有人理解他,还有人嘲讽他。

他说:“我想要探讨人性,以一种比现有的诗歌形式或任何书籍更真诚且全面的方式,去展现人的特征。”

因为他的特别举动,引起了名人爱默生、梭罗的注意,并且他们成为了朋友,常常在布鲁克林小聚。

最后,帮助别人,传递善意,日子从来不会孤单。

有了名人的青睐,他的诗集就好卖多了,也赚了不少钱。

另一边,他的弟弟在战场受伤,他赶紧去医院照顾,并且掏钱给医院里的伤员,送去书籍、烟、水果等。

他还承担起了赡养父母,照顾兄弟姐妹的任务。善意的传递,让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晚年的他,居住在新泽西州坎登镇密克尔大街的一间小屋里。虽然简陋,但是左邻右舍很友善,也有名人来拜访和帮助。

03

《草叶集》里写道:“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是的,你提升了自己,变成了有价值的水土,那么青草的种子就会在这里发芽,茁壮成长。

一片草地上,也有鸟、兔子、青蛙等,热热闹闹的。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一开始是如一片荒漠的样子。你要求人帮忙,希望有人做朋友,那就积极改变自己,把荒漠变成湿润的水土,又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还可以变成一片森林。

有人说:“想要得到一匹马,不要去追马,而是种下一片草。”

原来,结交朋友,不是追求合群,而是让自己优秀。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