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杰 青岛报道 通讯员 刘腾

自创立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持续发力,试出了新经验,改出了新成效,顺利步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据悉,在制度创新的有力驱动下,片区实现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21%,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4.6%;新引进世界500强境内外投资项目72个,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9年8月,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子山东,在齐鲁大地上布局济南、青岛、烟台三大片区。这是继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开放战略后,山东迎来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要使命,青岛自贸片区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持续发力,试出了新经验,闯出了新路子,改出了新成效,步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

通过建立“区关港”“区关税”等创新机制,302项制度创新“良种”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79项获国家、省级层面推广。在贸易领域,片区首创进口原油“先放后检”,货物验放时间减少2至3天、节省企业200万元租罐费用。在金融领域,实行出口退税“先退后核”,“白名单”企业实现8小时内退税。在物流领域,“云港通智慧查验平台”提高效率30%以上,为企业创造了自由便利的发展环境。片区先后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

在制度创新的有力驱动下,片区实现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21%,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4.6%;新引进伊藤忠、欧力士等世界500强境内外投资项目72个,新增企业主体、纳税主体分别是成立前总量的1.7倍、1.6倍,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这里优先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全力打造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全力经略海洋。片区着力打造“蓝色药库”“基因谷”,设立运营全国首家海洋药物生产企业。汇集基因科技人才2100余人,推出基因测序行业首个全自动化实验平台,对中国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的贡献度达到49%。1032家涉海企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6%。

全力做大国际贸易。片区建设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航运物流与采购基地,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运营,隆众资讯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发布,聚力打造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集聚国际贸易企业2万余家,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21%。围绕日韩特色扩大跨境电商规模,保税备货进口单量突破1700万单。离岸贸易体量占山东省90%以上。打通与非洲的易货贸易路径,集聚全球300余家重点企业组建易货贸易产业联盟。

全力做优航运物流。片区内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山东首个航空物流超级货站运营,新开通“中东-远东”集装箱航线,综合海事服务中心、船舶交易平台先后运营,国际中转集拼、海铁联运“全程提单”等模式大幅节约企业成本,已吸引2800多家航运物流企业集聚发展。

全力做好现代金融。片区首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模式,实现全球首单基于数字提单确权转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推出“自贸贷”“汇率避险”等政策,缓解企业汇率风险超10亿美元。本外币一体化、QFLP等任务已成熟运营。聚集基金53支,规模超过300亿元,提供投融资近500亿元。

全力做强先进制造。片区大力发展芯屏经济,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成园成势。全球首个“5G+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赋能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基因检测、编辑、育种技术全球领先,全球最大时空组技术平台、全球第二大化学结构专业化互联网平台等推动新一轮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

此外,片区还着力打造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园、基因科技产业园、航贸金融合创新基地以及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园,为高质量开放发展提供载体空间。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出商事主体登记“即认制”和极简审批,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坚持绿色发展,全球首个绿色自贸园区发展指标创新体系获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建成绿色建筑289万平方米,成为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最佳实践园区。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今年是青岛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五周年,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向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进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