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有益健康,其中之一就是帮助改善血压。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指出,每周3天或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可使收缩压(高压)下降5~17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下降2~10毫米汞柱。

而且,无论什么运动,只要坚持动起来,就有益血压健康。

但也要牢记这些“降压要点”——

01运动前要测血压

出于安全考虑,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应测量血压。

如血压高于160/100mmHg,应降压稳定后再进行户外运动。

且运动时最好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物品,如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02运动时间勿早勿晚

清晨6~10点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宜选择下午或傍晚。

另外,广州医科大学的学者分析了近92139人的数据指出,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每天11:00~17:00运动,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低。

03运动过程记得补水

运动时补水甚至补钠是很重要的,但是高血压患者如果一次性喝了太多水,血容量就会急剧上升,对控制血压很不利。

所以运动时,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喝水,每10~15分钟就喝一次水,一次不超过200毫升。

04时刻关注心率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强度,一般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0%,自我感觉为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喘,但能讲话。

且锻炼应循序渐进,从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为宜。

05运动前做好热身

运动前要热身,可以通过慢跑、伸展上肢、腰部前屈后伸、转腰、下蹲起等动作,让肌肉血液循环加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受伤。

06保持规律运动

持续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或每日累计达到30分钟。一般每周5~7次,坚持每天运动。

07运动中不要憋气急停

不要憋气;不要急停急起,尤其是突然起身,容易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跌倒;如果有不舒服,头晕之类,应立刻停止;运动中注意适当休息。

不是所有人都能运动降压!

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行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患者不建议运动,应先控制好病情,遵医嘱。

据养生中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