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年,南明方面取得了两场大捷,李定国率军在桂林之战、衡阳之战中获得胜利,先后斩杀了清朝的两位王爷。可是南明的丧钟也是在这一年敲响的,因为南明在另外一场关键的大战中遭到惨败,而打败南明军队的人正是原明朝总兵吴三桂!那么,这场保宁之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争夺四川 1651年九月,顺治帝在北京召见吴三桂,并下旨“特授金册金印,仍封为平西王”,与此同时,顺治帝还命令吴三桂“统领大军,入川征剿”。在此之前,清军已经多次入川作战,可以由于各地叛乱不断,所以并没有能够维持在四川的统治。不过,南明在四川的统治也很薄弱,川中诸将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互相征战。 在这种情况下,孙可望派刘文秀入川,搞定了各方势力,不过并未进行有效地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率领大军于1652年二月由汉中进入四川境内,并且兵分两路。清军的进展非常顺利,吴三桂在四月占领重庆,之后又迫使成都守将投降。吴三桂入川仅四个月的时间,“蜀地渐次底定”。

二、南明反攻 面对清军的攻势,孙可望做出决定,让李定国率领八万大军,向湖南、广西一带进军,与定南王孔有德交战,同时又派刘文秀带领五万精兵,由叙州、重庆方向入川,与吴三桂交战,然后夺回四川。南明方面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收复四川、湖南、广西,从两个方面对清朝进行打击。李定国出兵后,接连获得胜利,上面已经介绍过了。 再说刘文秀方面的情况,他“善抚士卒,蜀人闻其至,所在响应,诸郡邑为三桂所克者次第失陷”,重庆、叙州等地先后被南明收复,刘文秀很快就占领了成都,吴三桂率领清军被迫退守保宁,也就是现在的阆中。这里成为清朝在四川,乃至于西南地区最后一个据点,一旦失守,四川就将彻底成为南明的地盘,关系重大。

三、保宁之战 当时清军屡战屡败,李国翰主张撤退,吴三桂则犹豫不决,此时吴三桂的部将杨坤站了出来,“王威名震天下,今退走,威名一旦扫地以尽。今日之计,有进无退!”最终,吴三桂决定拼死一战。此时,刘文秀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再加上屡战屡胜,将骄兵惰,根本没有料到吴三桂敢于出城决战。 吴三桂则利用刘文秀攻城的机会,先出兵打败张先璧所部,接着又对王复臣发起进攻。然后,吴三桂与刘文秀展开大战,吴三桂采用诱敌出阵的计策,大破刘文秀。经过一番血战,清军取得了胜利,“擒斩复臣及伪将等二百余员、贼兵四万余级”。刘文秀仅以身免,逃回贵州。保宁之战后,清军发起反扑,重新将四川控制起来,南明相当于被砍掉一臂,再难有机会翻盘。 参考资料:1.《南明史》;2.《清实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